有行業分析指出,鑒于各國政府節能減排政策的持續引導及相繼落地實施,LED技術的進步與成熟,LED新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如安防、消防、UV(紫外)固化、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LED封裝和照明,預期仍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隨著白熾燈、熒光燈的逐步淘汰及退出,將為全球LED照明帶來巨大的新增替換市場需求,擴大LED照明市場規模,帶動LED照明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推動的節能減排,也將進一步推進國內LED照明的發展,提高滲透率。
為此,在本文里,小編將與大家一起回看過去的2016年至今頒布的一些與我們LED照明行業息息相關的重要政策,以期從中對未來LED產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有個更進一步的了解。
首先,就讓我們從下方的2016年行業相關重要政策文件匯總概況表格中開始談起:
全國人大常委會
關于批準《關于汞的水俁公約》的決定
2016年4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批準2013年10月1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在熊本簽署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回溯到2013年10月10日,身為現代史上一個汞中毒縮影的日本,就已成為一項旨在淘汰此種有毒金屬向空氣、土地和水中排放和釋放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新的國際公約的首批簽署國之一。
新條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是近十年來環境與健康領域內訂立的第一項新的全球性公約。據了解,20世紀中葉,該市許多居民在食用了來自水俁灣受到汞污染的海鮮后中毒。那次事件后,由嚴重汞中毒引發的神經綜合癥便被稱為 “水俁病”。
《水俁公約》針對使用、釋放或排放汞的一系列產品、工藝和行業訂立了各種控制和減排措施。條約還對汞的直接開采、汞金屬的進出口以及汞廢物的安全儲存等作出了相應的規定。瞄準高危人群、提高對汞的識別能力和治療各種涉汞疾病的醫療水平、以及改進醫護專業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這些都是履行新條約下各項義務將可帶來的裨益。
根據《水俁公約》的條款,各國政府商定了一系列到2020年將禁止生產、進口和出口的添汞產品。隨著這些產品的淘汰,將進一步引進無汞替代品,其中包括:電池,但用于植入性醫療裝置的“紐扣電池”除外;開關和繼電器;某些緊湊型熒光燈;冷陰極熒光燈和外置電極熒光燈中使用的汞;肥皂和化妝品(用于皮膚增白產品的汞);某些添汞醫療用品,比如溫度計和血壓計等(具體見下表:《第一部分:受第四條第一款管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