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誤區四:以為只要增加分段數就可以提高系統的效率(有人說可以提高到90%)。
增加分段數的唯一優點就是電流波形盡可能地接近半個正弦波,從而可以使功率因數盡可能地接近1。但對于系統的效率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它沒有改變它采用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線性電源這個本質。所以效率還是在220V時為85%!
5.誤區五:采用“動態配置”來提高光效。有人提出了當電源電壓高的時候,各子串由并聯改成串聯,電源電壓低的時候由串聯改成并聯,從而可以提高光效。這個方法原理上似乎可以,但是在具體實現的時候,馬上就有幾個問題,就是到底有幾個子串,每個子串到底有幾個LED,… , 在時間上具體如何串并聯,最后到底能夠提高多少光效,… ,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等于無法應用。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埃菲萊公司早就解決了,我們是采用二進制1,2,4,8,16,…的組合來改變。所以所串聯的LED數目可以自適應地改變精確到“個”,使得其串聯后的總正向電壓盡可能地接近整流后的直流電壓,從而得到99%的驅動效率。
埃菲萊恒流源的效率(藍線為恒流源本身的效率,紅線為包括整流器的總效率)
這種方法我們早就在2012年就申請了美國專利和中國專利,現在都已經批準,專利號為USP9398656(美國專利號)和ZL 2013 1 0181802.2(中國專利號)。
6.誤區六:采用主動填谷就可以解決100Hz的工頻頻閃。
我們知道功率因數和頻閃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要功率因數高,電流波形就一定要和電壓波形相似,這時候就一定會產生閃爍。增加了主動填谷以后,多出了一個和電壓波形完全無關的一個脈沖波形(見下圖):

從圖中可見原來的半個正弦波的波形仍然存在,可以說原來形成閃爍的波形仍然絲毫沒有改變,根本不可能靠一個新增加的脈沖波形就改變了這種閃爍。
更不可能還能“提高10-15%的光效!(引自原作者)”。
要完全去掉閃爍,唯一的方法是采用電解電容來儲能,使得整流后的電壓完全平滑。也就沒有閃爍。
目前分段調光的DOB IC因為還是采用了普通的線性恒流源,所以它的效率還是只有85%。如果把它放到LED的鋁基板上那么就會增加鋁基板的熱量,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知道會增加30%的熱量。以10WLED為例,恒流源效率85%,所以只有8.5W功率提供給LED點亮,LED本身發光效率只有40%,有60%(8.5x0.6=5.1W)都轉換為熱量。現在還要加上恒流源的1.5W的熱量,使得鋁基板上的熱量增加了1.5/5.1=0.3,也就是增加了30%的熱量。近似地說,LED的結溫也會增高30%。假如原來的結溫是85度,那么增加了恒流源的30%熱量以后,結溫就會增加到110°C。
7.LED的結溫從85°C升高到110°C,也就會使光效降低約10%、壽命從3萬小時縮短成9千小時!
8.所以只有采用埃菲萊公司生產的效率高達99%的恒流驅動源IC才能夠做成真正高性能的DOB光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