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設計院黃懷海:建筑室外照明表達城市秩序感
摘要: 談到建筑室外照明,黃懷海表示近幾年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重新開始關注照明設計。他希望能夠建立一種深思熟慮的表達建筑自身的東西,這其實也是建筑師所希望能夠傳遞給所有參與者的語言。
12月6日下午,由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阿拉丁照明網承辦的“阿拉丁神燈獎全國巡回推廣暨建筑•裝飾•光環境學術交流——第五屆光影空間六方國際峰會(成都站)”在四川鐵道大酒店和諧廳隆重舉行。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助理黃懷海從自然光以及建筑師室內室外照明設計角度來闡述建筑照明之于建筑設計的意義。
作為建筑師,黃懷海如此看待光:“所有的形體、色彩,還有材質都需要光才能得到合理的表達,大家可以想象沒有光,所有的東西都看不到了。”此外,他希望通過在此次峰會上跟與會嘉賓進行主題分享,讓人們知道建筑師對“光”的需求以及如何思考“光”。
現代建筑體量大通過設計加強表達形體的同一主題
演講開始,黃懷海首先展示了一張“中國天井”的圖片:庭院中有一個天井,畫面通過“陰暗”勾勒出整個空間的形狀。實際上,在圖片中是完全看不見黑色部分的任何構造,但它依然能夠讓人感覺得到整個空間以及整個庭院內部的寧靜與安謐。“其實任何的光都是陰與光都是兩面的,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光它跟文化之間的關聯。中國的建筑跟西歐的建筑不一樣,西歐的建筑是很強調獨立存在感和體量;但是東方屋檐之下的空間,所營造出來那種感覺是與西方的關注是完全不一樣的。”
黃懷海表示,空間是建筑師表達的方式,建筑設計圖紙以及模型所表達的都是實體的存在,猶如生活的容器,或者猶如一個樂器,建筑師通過將不同的生活場景、光線、聲音放在一起,使之帶來共鳴,呈現空間形態,表達建筑師的思想。
現代建筑體量越來越大,產生了很多黑區與暗區;就產生的人工面積來說,除了要實現大面積的一般照明以外,還需要結合局部的重點照明,因此,建筑室內照明也需要符合現代建筑高密度以及功能多樣化的特點。“有的建筑內部空間其實很有意思,這個時候對我們來說我們希望所有的對象都始終在加強同一個主題,就是表達這個形體,表達這個形體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有效或者準確地傳遞信息。”黃懷海認為,二維與三維最大的區別就是三維能夠步入其中進行體驗,調動所有視覺,作為建筑設計亦是如此考量,建筑師理解的空間不是靜態的實體,而是人本身,關注人行走在建筑當中所感知的東西。
此外,從光線對于建筑材料表達方面來看,黃懷海認為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量豐富以致于建筑師完全有可能通過建筑自身的表達來使人感知到一種安靜美。他希望燈光能夠正確表達建筑材料和質感。
建筑室外照明要表達秩序感呈現對城市的尊重
談到建筑室外照明,黃懷海表示近幾年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重新開始關注照明設計。“其實建筑室外照明的話,更多地可以看它在不同的城市環境里所扮演的角色。大家在路上可能看到很多有標志性的樓,但是將它們在一起之后就會發現標志性沒有了。我們很多時候會看國外的設計,覺得國外的設計做得很有意思。西方是穩定的社會,不缺少秩序,偶爾蹦出一兩個比較有意思的,不管是形式上的,或者色澤上的設計。”
黃懷海認為,中國缺少秩序,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清楚思考每個建筑的位置,“對于城市空間來說,城市核心也就是建筑跟建筑之間的街道廣場,這些是由公共生活發生的場所,這個時候建筑的立面成為一個背景和舞臺,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秩序感和界面。我們希望我們的設計,就是能夠表達出對一個城市環境的尊重,因為不同的城市環境有不同性格的表達使命,也需要不同的照明的方式。”他分享了成都金融城的建筑照明設計案例。
據他介紹,金融城是成都核心區的核心,是一座具有標志性的建筑。在該案例中,黃懷海所在的設計團隊選擇用簡潔的、靜謐的燈光去表達金融城的標志性。“主要的照明包括幾個部分,首先是輪廓線,這是方案的核心特征之一。同時在表面上、橢圓形樓上布置了很多LED點燈,呈現出多種效果。為了跟園區相容,接地的地方都有類似的照明,照明角度比較高,使用了色溫相對比較低的燈。”
他表示,希望能夠建立一種深思熟慮的表達建筑自身的東西,這其實也是建筑師所希望能夠傳遞給所有參與者的語言,“我們希望所有參與者,不管是建筑方、使用方、廠方,首先要能夠理解這個設計的意義和使命、概念,以及它的主題,然后通過自己學科的技術手段來完善,去達到建筑最終的目的,傳遞想表達的信息。”他說。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