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不夜天】焦勝軍:夜景設計應回到“以人為本”
摘要: 焦勝軍認為,城市景觀照明是對功能照明一種有益的補充,它應該是功能照明的一部分,任何景觀照明都不應該脫離功能照明而獨立存在。保證功能照明的需要是景觀照明設計的前提,任何影響和忽視功能照明的方式都是錯誤的。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是繼2001年上海舉辦后,時隔13年重回中國。阿拉丁照明夜景照明頻道11月推出特別策劃主題【京城不夜天】,與您一同領略京城炫酷燈光夜景的同時,并邀請多位照明行業專家圍繞APEC燈光夜景相關話題進行精彩點評!
近日,濟南光匯燈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焦勝軍先生接受了阿拉丁照明網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的專訪。
阿拉丁照明網:2014APEC北京夜景獲得外界不少贊賞,請問APEC期間北京夜景給您怎樣的感覺和印象?
焦勝軍:總體感覺不錯,應該說這次的方案比較務實在充分利用了現有的景觀照明設施又進行局部的提升和改造簡單、大氣。
阿拉丁照明網:在您看來,這次景觀照明有哪些亮點?
焦勝軍:其實這次的亮點應該說有兩個,第一、在景觀效果上應是APEC主題雕塑的照明手法與主題形成了完美的結合,可謂是整個區域的一個亮點;第二是在手法上充分利用室內功能照明燈光采用內透光的方式,應該是這次活動的最大亮點。
阿拉丁照明網:據介紹,此次夜景燈光更多地采用了“內透光”手法,何為“內透光”?這種設計手法的應用有什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焦勝軍:“內透光”應該是我們最原始的景觀照明“手法”也是最自然的照明方式,近年來照明設計進入了一個誤區,各地都在做投資超大的工程,景觀照明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完全忽視了景觀照明的基本原則,而這次并沒有設計太多的外景照明,而是采用“內透光”的方法,利用建筑物內部射出來的燈光效果,來打造夜晚的城市美景。一些主要道路,如長安街沿線部分樓宇將開啟“內透光”,增加城市照明。可謂是真正的做到了綠色照明。這是應該值得我們設計師學習和反思的。
阿拉丁照明網:有觀點認為,夜景照明夜景應該讓人們感到舒適、安寧、柔和、靜謐,但城市一些夜景照明感到“燥”、“鬧”,對此,您怎么看?對于城市夜景設計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焦勝軍:其實景觀照明的服務本體是人,是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加的舒適和美麗,任何讓我們感到不適的燈光都是不合理的,然而現在一些所謂的設計師過分強調哪些所謂的城市景觀而忽視了城市環境和居民的需求,以致造成了現在很多城市夜景的“燥”、“鬧”等現象,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城市夜景設計應真正的回到“以人為本”上了。
阿拉丁照明網:為什么景觀燈設施容易給人感覺是節日喜慶活動的臨時性裝飾這種認識誤區呢?如何走出這種誤區呢?
焦勝軍:景觀燈確切的說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節假日而設計的臨時性燈具,它有很強的節日性,另一種就是為城市的景觀而設置的景觀燈具,那它就需要兼顧平日和節日的雙重效果甚至平日效果要占主要因素。但是我們的設計師往往把城市景觀燈過分的強調節日效果而忽視平時的功能和景觀需要,甚至平日干脆把關掉僅僅是節假日才打開,以至于給人一個誤區。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求我們設計師從景觀的設計的根本點出發。
阿拉丁照明網:從您的角度看,北京需要什么樣的夜景?如何協調區域間的關系來彰顯北京的特色?
焦勝軍:我不敢妄加評論北京需要什么樣的夜景,但是我認為至少是能代表北京的文化特定的區域特色,對于具體的設計也不應一概而論,而應根據具體的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論證。
阿拉丁照明網:城市照明往往過于關注燈光效果,城市功能性照明沒有得到合理實現,你覺得如何平衡兩者關系呢?
焦勝軍:我認為城市景觀照明是對功能照明一種有益的補充,它應該是功能照明的一部分,任何景觀照明都不應該脫離功能照明而獨立存在。保證功能照明的需要是景觀照明設計的前提,任何影響和忽視功能照明的方式都是錯誤的。
阿拉丁照明網:由于考慮到節能,對于景觀照明有很多爭論,因為景觀照明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可是對于一座城市來講景觀照明是體現城市繁榮的一種標志,那么景觀照明能否做到節能與華麗并重?
焦勝軍:我感覺節能和做景觀照明并不矛盾,景觀照明是我們社會發展的需要,綠色照明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們在景觀照明設計時更加嚴謹、合理的使用新光源、新材料、新技術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就能做到二者兼得。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