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海陽
巡光計 第五期
江海陽
江海陽工作室主持設計師
2017 年阿拉丁神燈獎提名委員
光具有引導性,給人以心理起伏,給人以思考聯想。雖然很多時候光并不一定很有設計感,但沒有人為因素加入的光一定沒有可讀性——因為光是為人類服務的。不然要照明設計師干什么?本期《巡光計》,主持人要和大家聊一聊照明的設計語言以及視覺心理方面的內容,因為離開有意識傳導 (形式語言) 的光,世界將變得無趣。
光與人的視覺
我們接收的外界信息 80% 來自于視覺,而視覺主要是光刺激作用于人眼而形成的,所以人類對于光有著天然的向往和膜拜。有了光,有了視覺,我們才能知道高低、大小、長短、色彩、遠近,才能產生喜悅、幸福、悲傷、哀愁、恐怖、退縮等等感情。所以在空間中最重要的現象就是光,光是空間的主體,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光就是空間,是光讓世界豐富多彩起來。
格式塔心理學
我們做空間設計離不開“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格式塔心理學也稱為完形心理學、視覺造型心理學,它強調我們應該根據物質固有的組織和關系屬性感知環境,并且傾向于感知整體的、凝聚在一起的、表達含義的圖形。我們通過識別殘破的、關聯的圖形進而聯想到完整圖形,將無意義圖形引申為有意義圖形,這就是“格式塔”的心理暗示作用。毫無疑問,我們對環境的認知充滿了“格式塔”的內容。“格式塔”有一句名言:“整體并不等于其組成部分之和。”這就將所見的物質世界延伸到思想世界中去了,這是聯想思維在起作用。
照明的設計語言
人類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就是語言,語言是一種形式化的工具。照明設計語言就是專門用來表達照明設計過程的形式語言。形式化這一概念常用在系統設計中,是指使用符號或圖形對系統進行描繪。照明符號學或者圖形學的目的就是將屬于這個場所的知識和寓意通過符號或圖形表達出來。一束光,一個亮面,一個多形狀組合形成的光圖形,或是用光和音樂、舞蹈組合成的光繪藝術表演,都在告訴人們這個場所的精神,空間的意義,勾起人和照明場所之間的情感交融。所以,照明圖形、符號是照明設計的表達語言,是照明的表現手法,是充滿詩意和感染力的創新思維,同時也是一種具體實施的技術和方案。
形狀語言
視覺活動偏愛秩序化和有規律的形狀,因為它們易于感知、識別。照明設計就是通過光所形成的形狀來豐富眼前的視界,以點、線、面、體構成形狀的基本要素。形狀設計要遵循平面構成的原理,但“形狀語言”并不僅限于建筑立面平面設計,更重要的是建筑和景觀在空間中形成的前后、左右、高低層次,這也是形狀, 以體塊的方式存在。 光的形狀暗示著距離、 內容、 層級以及文化特征。點構成:照明中的點構成可以形成陣列、緩急、疏密、圖形,這種設計多用在高層建筑上,形成視覺變化。然而,在點光源照明事件中完全無視設計美學的現象比比皆是, 例如某些城市的CBD, 粗暴地用點光源布滿高大的建筑,形成一片巨大的光點珠簾,讓人有密集恐懼癥的感覺,這無疑是失敗的城市照明。線構成:照明中的線構成可以形成運動、交錯、編織、伸展、平行、垂直等視錯覺效果。例如,光的弧形線條給人帶來曲折、柔和、連綿的視覺感受,運動的線條給人速度感和稍縱即逝的感覺。多種線性的組合可以極大地豐富空間的活躍程度,便于引導人們進入和識別環境。面構成:照明中的面構成是最主要的設計詞匯,也是照明現象中的主體。早期的以大功率投光燈進行的泛光照明至今仍是城市中重要地標建筑的常用手法,近些年 LED 技術的突飛猛進讓我們可以在建筑立面上做小范圍的投光照明,形成小型面域光,最終組合成大面積的光斑排布。今天我們發現,能代表城市文化在夜景照明上起到豐富作用的只有用光形成的圖形,這種圖形是本土的、傳統的、符合城市精神的,可以是紋樣、人物、器皿,可以抽象,可以具象,隨著投射光斑的疏密強弱組合而成為藝術文化的體現者。體構成:我們感知的世界是立體多維的,照明目標物以三維形態出現在視野中,以體塊關系組成環境承載物。在具體設計中不能忽略整體環境的聯系,而只關注單一目標物。點、線、面的組合形成體量,體量構成基本世界。形狀感知:人的情感會隨著看到的圖形而產生變化,比如看到抽象的圖形會產生迷離、浪漫、虛無、想象之感,但意識模糊,屬于被動性啟發。抽象的圖形暗示感更強。看到具象的圖形會感覺直觀、明朗,從而產生理解與判斷,目的性十分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