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 發(fā)起的契機
2012 年,時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給當時的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發(fā)來了一份長達 17 頁的德國會展業(yè)的調查報告,講述了德國會展業(yè)之所以成功的秘訣——舉辦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yè)獎項,希望廣東的會展業(yè)可以學習,從而更加高速地發(fā)展。
作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照明行業(yè)展覽會,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舉辦的產品大賽進入了廣州經貿委的眼中。在廣州經貿委的支持下,產品大賽衍生為“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 - 阿拉丁神燈獎”。
2013-2017 創(chuàng)始人:潘文波博士
作為“阿拉丁神燈獎”的創(chuàng)始人,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潘文波博士表示:“‘阿拉丁神燈獎’的創(chuàng)意、籌備和成功舉辦凝聚了所有光亞人的心血和智慧,也是行業(yè)所呼喚的。未來還將繼續(xù)完善獎項的設置和評選過程等,傾注更多的資源打造‘阿拉丁神燈獎’,讓其成為行業(yè)最為權威和最被認可的行業(yè)評選獎勵活動,成為每年光亞展及全國照明業(yè)界的又一次盛事。”
經終審委員會的評委們的一致推薦,首屆“阿拉丁神燈獎”特設了“特別貢獻獎”這一獎項,上海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章海驄代表終審委員會,將其授予了潘文波博士,以表彰其將光亞展這一聯系世界照明業(yè)界的展會發(fā)展成為全球第一大照明展,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中國照明行業(yè),促進國際照明業(yè)界的交流和發(fā)展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3-2017 發(fā)起的初衷:夢想與光榮
2013 年 6 月 9 日,在首屆“阿拉丁神燈獎”頒獎晚會上,安小杰作為終審委員的代表,受組委會邀請發(fā)表題為“夢想與光榮”的演講,闡釋了發(fā)起這一獎項的初衷和他對照明獎項的理解。
“在這樣一個夢想可以放飛的年代,在一個具有悠久文化并展開了‘中國夢’的國家、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個全球規(guī)模的照明行業(yè)展覽會,名字來源于一個古老的阿拉伯民間神話故事,加上一群以我們的工作生活講述新的中國照明行業(yè)神話故事的人,和一盞燈聚在了一起。這盞燈代表光榮,它就是飽含行業(yè)夢想的‘阿拉丁神燈獎’。……”
“自從人類用火開始,照明就是把曾經不能把控的能源的釋放和轉變——變成可以把握。沉甸甸握在手中的獎杯,告訴我們學會掌握并有效地使用能源既是照明行業(yè)的一份責任,也是人類的一份光榮。……”
“我們的夢想無止境,我們的思想也可以自由開放。阿拉丁神燈獎期望走出國界,站在世界的角度上看世界與未來。風格上融匯古今中外,品味上追求雅俗共賞,立場上求同存異,地域上跨越國界,潛心打造成為照明產業(yè)的最高榮譽,共同見證現代產業(yè)精神與千年傳統文化將產生怎樣激動人心的碰撞!”
2013-2017 標識與獎杯:猴頂燈
阿拉丁神燈獎的至高使命是向世界照明行業(yè)發(fā)出屬于中國的聲音——以中國文化之名,賦予照明行業(yè)巨大的殊榮。
阿拉丁神燈獎的標識和獎杯,正是這種聲音的最好詮釋和象征。阿拉丁神燈獎獎杯的靈感來自中國的古文物“猴頂燈”。相傳,“猴頂燈”的出現與中國西夏尊佛有關。
眾所周知,猴是野獸,而天下沒有不怕火的野獸,當猴開始玩火,就代表它已脫離了獸類,為佛所馴化。其實,照明就是把曾經不可把握的能源變成可以掌控的能量,再進一步進行釋放和轉變。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古代的藝術領域就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并使之得以延續(xù)至今。
阿拉丁神燈獎的獎杯造型是基于古代漢字一盞燈的“盞”字和皇帝的“皇”字的象形,寓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綿延伸展。在傳承中國古代燈光石雕文化的“猴頂燈”的基座上,委婉燃燒躍動的火焰,既象征著生命、活力,又代表著能量、上升、光明。火焰的形狀暗含著阿拉伯燈壺的造型,也是一個小寫英文字母“a”的延伸和展長,代表了照明行業(yè)呼之欲出的一個新聲音和一個階段性開始,昭示著照明行業(yè)的美好未來。
2013-2017 評選機制
阿拉丁神燈獎的評選沒有國別的限制,邀請一百多位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專業(yè)級人士進行客觀推薦、現場考察、獨立投票、評審及終審,推選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并且符合市場期許、極具前瞻性的產品設計、應用技術與工程項目。
對于這樣的評選機制,做了多屆提名委員和兩屆終審委員的蕭弘清教授十分稱許。他認為,這樣的評選機制既擺脫了大部分評選活動過度依賴網絡評選灌票的偏差行為,也避免了人情壓力的羈絆,讓評審作業(yè)可以客觀、公正、量化、實事求是地進行。而這樣一份專業(yè)的堅持與負責的求真態(tài)度,既是所有阿拉丁神燈獎提名委員、評審委員和終審評委的共識,也是阿拉丁神燈獎評選的核心原則和精神。
“我參加過許多照明獎的評選,也看過國內各項的照明評選活動,從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產品大賽轉變而成的阿拉丁神燈獎,應該是國內少數幾個能被期許及期待成為國際性獎項的盛會。”
2013-2017 歷屆申報情況
五年來,阿拉丁神燈獎得到了業(yè)界的廣泛支持,在追逐夢想與光榮的道路上,越來越多“同道中人”加入進來。在 2013 和 2014 年,阿拉丁神燈獎設有產品類、工程類和人物類三大獎項類別,兩年共有 801 項申報項目通過審核;2015 年設有產品類、技術類、工程類和百強企業(yè)四個獎項類別,組委會共收到 771 項申報材料,通過審核的項目共 604 項;2016 年,獎項設置調整為產品、技術、工程、設計四大類別,在96位提名委員和24家合作機構組成的評審團大力支持下,組委會共收到568封推薦信,申報材料達1,176項,有 815 個項目申報成功。其中,有 646 個項目通過秘書處初審。
2013-2017 推廣足跡
每年,阿拉丁神燈獎在申報階段和成果宣傳期,都會在全國各地組織系列考察、海選活動,以及舉辦沙龍研討會等巡回推廣活動。五年,累計舉辦相關活動上百場,在全國范圍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2013-2017 結語
五年,1,800 多個日夜,300 多位專業(yè)評審,2,000 多家企業(yè)、設計單位、工程公司,將近 3,000 項申報材料;獎項的設置從開始的產品、工程、人物到現在的產品、技術、工程、設計,類別的設置更加科學,涵蓋的范疇更加全面——這些年,阿拉丁神燈獎堅持擁抱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是那一顆初心。
我們看到,在這些冷靜客觀的數據背后,是一群人的真心付出和無私貢獻。申報阿拉丁神燈獎無需分文,而獲得阿拉丁神燈獎,雖無豐厚的獎金,唯有那一份象征實力和口碑的榮譽,但是每年申報的單位依然趨之若鶩;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yè)專家、學者、設計師、業(yè)主代表、企業(yè)代表等組成的阿拉丁神燈獎的評審,既無聘任費,也無出場費,甚至有時候去現場考察申報項目都需自行驅車前往,且油費自理。
相傳,阿拉丁神燈擁有無邊的法力,能實現所有人的任何夢想。而阿拉丁神燈獎則正在聚集所有具有能量的人,共同評選出一批真正意義上具有代表性的產品,積極推動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實現中國照明行業(yè)崛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