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充滿共享精神的時代,
誰也不是一座孤島;
這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誰都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10+X”DesignTalk邀請10位一直默默埋頭做設計的“隱士”,攜10個最新案例,各自用15分鐘展示屬于自己的原創作品。用實力向世界喊出屬于自己的聲音!
2017/8/26
濟南
泉城之光
8月26日下午2點,2017年阿拉丁全國巡回設計師沙龍——“10+X”DesignTalk來到了第二站泉城濟南。與會嘉賓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出發,圍繞“燈光設計如何從效果實現到效益實現”這一活動主題進行了分享。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照明設計師前來交流,還得到了設計專業在讀的“未來照明設計師們”的積極參與。臺上的嘉賓侃侃而談,臺下的觀眾在溫暖的燈光下認真聆聽、記錄,“繁花似錦”的室內設計更為整個活動增添著一股浪漫的詩意。
本次沙龍為阿拉丁神燈獎系列推廣活動,由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阿拉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東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承辦,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冠名,并得到江蘇品正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恩度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廣東自由之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瑞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現場觀眾
作為本次活動的特邀主持嘉賓,山東照明學會秘書長王勤首先表達了自己對于沙龍主題的理解,她表示:現在有一種說法是“1+X”,對于照明設計而言,所謂1就是設計,而X就是設計的效果、效益等等;效果效益的實現靠的就是設計,而設計師就是默默無聞的功臣。
緊接著,第一位演講嘉賓,濟南光匯燈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劉田法以《最優化燈光設計效果是效益實現的保障》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從景觀照明設計的內涵、景觀照明設計與藝術的關系談起,并結合五大連池、荊門、海南博鰲陽光海岸、泰安文化藝術中心等多個案例,闡述了如何通過挖掘城市的文化和特色,進行藝術再創作,從而完成照明設計規劃的過程。
他認為,照明設計已經從最初的追求亮,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強調整體把控、思想和文化內涵的體現,以及功能賦予的舒適度;而燈光藝術的創作,只要在時代發展節點上,結合人的審美視覺需求、心理、精神、情感等因素,科學合理地應用科技產品,創造出人、自然以及燈光之間和諧交融的藝術畫卷,成為一種形象窗口,在某種意義上就已經實現了所謂的效果和效益的統一。
第二位分享嘉賓是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法卿。作為山東人,許法卿董事長一上臺就表示,這次回到家鄉跟各位同仁進行交流讓他感到很激動。隨后,他以《舞臺燈光與景觀照明的跨界融合》為題進行了分享。
他在演講中提到,自從全面進入LED時代,整個照明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景觀照明與舞臺燈光的跨界融合,賦予了城市夜景更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在提升城市夜游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達森燈光憑借舞臺燈光的優勢,成為了景觀照明舞臺化的重要推手;并順應市場趨勢,從燈具供應商轉型為“整體燈光解決方案專家”,提供從前期的設計、產品研發制造、編程控制,到后期的安裝維護的一體化服務。他還通過日本東京富士電視臺、蕪湖方特、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等一系列精彩案例,展示了達森燈具的運用效果,并傳達了“創造光彩價值”的理念。
第三位分享嘉賓是金環宇景觀建設集團總經理艾圣。自從2008年開始涉足照明行業,作為一個管理者,通過這幾年的觀察,他意識到自G20峰會之后,城市景觀照明走向了規模化,走向了“高大上”,走向了對城市整體形象的打造。他表示,濟南目前正在進行的“一湖一環”景觀照明工程,它的呈現效果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會對濟南未來的城市發展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設計師們應該站在這樣的高度去思考整個設計,以及具體的呈現。
互動交流
我們常說“照明設計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藝術是指哪些藝術呢?照明設計又是怎樣與這些藝術結合的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山東清華康利城市照明研究設計院設計所所長周梁燕的演講中找到答案。
周梁燕所長的分享主題是《燈光設計中的音樂性運用》,但她談的卻不局限于音樂,而是希望通過這個主題去探討照明設計和其他不同藝術之間的共性,以及怎樣去融合和應用。她表示,燈光語言具有跟音樂相同或者相近的藝術特質,在外在形式上表現為燈光語言和諧的韻律和鮮明的節奏;在內質上,則體現在帶給人的情感起伏和心靈律動。她通過甘肅天水商貿城的案例,說明了音樂對于照明設計靈感的啟發作用,以及如何結合音樂去實現一個能引發觀賞者強烈共鳴的燈光設計。她強調,一個燈光設計作品要想和觀賞者達成共鳴,首先要把握文化性、地域性、時代性三個特點。
最后她總結道:任何門類的藝術都有它的共性和個性,都是通過才能、技術表現真善美,才能和技術和真善美就是一切藝術的共性。在從事設計創作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人生格調,完善自己的才能和技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設計創作時更好地表達出個人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在藝術的共性基礎上展現自己的個性。
“為什么要提倡尊重建筑,因為我們相信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是社會民族文化的表現載體,它更代表了一個城市歷史文化,以及生態的發展。”江蘇品正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范凱文,以《尊重建筑,更為點亮建筑背后的價值》為題,結合長春體育中心、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東北民族博物館、棲霞山棲霞寺等多個案例,著重介紹了品正古建筑照明燈具的特點以及運用效果,表達了燈光要尊重建筑、融入建筑景觀的價值觀念。
山東萬得福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師高鍵以《照明工程公司從方案設計到方案實施》為題,以廈門海滄片區照明項目為例,分析了項目的設計特點以及施工難點,并通過項目現場圖片展示了設計方案的具體實施過程。他還表示,項目竣工后,海滄片區也將計劃開通海滄灣沿線夜游文化,在豐富市民夜間休閑生活的同時,通過夜景景觀進一步帶動海滄灣以及整個廈門市的經濟發展。
最后一位分享嘉賓是山東光控照明科技公司設計總監鄭國良,他的演講主題是《淺談景觀照明中的細節設計》。他認為,景觀照明的效益可以分為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企業效益;并通過荊門北和荊門兩條高速出入口路段景觀照明項目中的安全設計、節能設計、適度設計、城市和空間節奏感、智能控制等各種設計細節,闡釋了從效果實現到效益實現的銜接方式。
在點評、討論環節中,多位資深照明人受邀發言。其中,濟南光匯燈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兼總設計師、齊魯工業大學燈光應用中心主任焦勝軍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他總結道:現在,城市景觀的同質化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燈光設計從效果實現到效益實現,最根本的點在于文化。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照明項目應該更多地從形象工程、表面工程轉向更深層次的文化挖掘、文化建設。將來我們不應該再把照明作為獨立的項目摘出來,而是應該強調平臺化、綜合化,要融入到城市的大環境建設里面去。
產品展示
沙龍合影
2017/9/9
武漢
楚漢之光
9月9日,“10+X”DesignTalk阿拉丁全國巡回設計師沙龍來到了大江大湖的大武漢,在珞珈山腳黃鶴樓旁,與荊楚之地的設計師們相會。當天下午,在武漢市武昌區403國際藝術中心,9位演講嘉賓就“燈光設計如何從效果實現到效益實現”這一話題做了精彩的分享。本次沙龍為阿拉丁神燈獎系列推廣活動,由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阿拉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東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承辦,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冠名,并得到了上海歐切斯實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現場觀眾
作為第一位演講者,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照明設計師王曉雯分享了《江夏陽光創古展示中心項目EPC總承包設計模式下的實現與探索》。在分享開始之前,她首先介紹了中南建筑設計院的整體概況,提到了中南建筑設計院是中國最早的六大綜合性建筑設計院之一;隨后,她講解了江夏陽光創古展示中心項目的設計理念,包括了建筑與景觀園林的顏色區分、道路照明等設計要點。最后,她總結了EPC模式的四大優點:1.設計方具備上游優勢,對業主的意圖理解得更加清晰,從而保證更有效的溝通;
2.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EPC總承包商在采購上能夠全方面地進行質量把控,最大程度上消除不穩定因素的影響;3.減少了設計方和施工方之間的溝通成本;4.縮短工程周期。
第二位演講嘉賓是上海萊奕亭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電氣部經理李秋單,對于效果與效益的關系,他首先提出了兩個觀點:1.照明公司應在保證最佳效果的前提下,實現業主的效益最大化;2.開發公司應首先保證最大效益,再綜合考慮照明效果。接著,他通過多個項目的實際效果對比,探討了效果與效益如何才能實現對等的問題。此外,他著重分享了自己參與CFD中央金融區建筑照明項目的過程:經過與業主反復溝通,設計方案幾經易稿,才最終實現了業主滿意的好項目。因此他認為,作為照明人,只有拿出專業技能與業主溝通、交流、碰撞,我們的勞動成果才有價值;同樣,作為業主方,支付合理的報酬,才會獲得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甚至物超所值,這才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上海歐切斯實業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王晶分享了智能調光與控制對照明設計的意義。她介紹道:歐切斯專注于調光電源和燈控系統的開發生產,服務在酒店智能調光、商務娛樂智能調光、別墅公寓智能調光、道路智能調光四大領域,擁有12年的研發經驗積累、豐富的項目經驗,以及豐富的產品線。目前歐切斯產品通過了國際市場的嚴苛考驗,遠銷國內外。
王晶經理現場介紹了歐切斯的最新研發產品和照明燈控系統,會議室照明模擬演示,與其他系統的集成,智能照明調光控制應用在建筑上的節能環保等內容;并提出,在酒店照明、會議室照明、車庫照明、餐廳照明、家居照明、文化藝術場所照明、休閑娛樂照明等領域,歐切斯都可以實現理想的智能調光控制功能。
武漢意美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胡斌以《光行,影走》為題,分享了他作為室內設計師對于光影和設計的理解,并通過御明園會所裝飾設計方案,解析光影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他認為設計是一個通過“腦力+體力”勞動的付出來取得市場或金主認可的艱苦過程,是一種燒腦且近乎肉博式的賺錢手段,即“創意+博弈”的過程。他強調,作為設計師,在制作圖紙時必須像工程師一樣,嚴謹、仔細地畫好每一條代表各種意義的線條,做到一“條”不茍。
茶歇結束后,來自豪爾賽照明技術集團武漢分公司的照明設計師吳羽中,從項目分析、總體設計方案、技術分析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夜景照明項目,展示了天津全運會開幕式場館、廈門金磚五國峰會一號工程海悅山莊、北京保利國際廣場、鳳凰國際傳媒中心等多個豪爾賽的代表項目,并表達了自己對于效果實現與效益實現的看法。
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法卿則從“景觀照明舞臺化”的角度切入,他表示目前舞臺燈具應用到景觀照明中,衍生出了包括多媒體實景演出、主題公園燈光秀等文化旅游項目。他分享了日本東京電視塔、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蕪湖方特卡通城堡等項目,并提到: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燈光互動的需求將變得更強烈。未來景觀照明的趨勢將會是燈光技術與全息投影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舞臺燈光的全面智能化,行業將全面進入LED時代。而如何用燈光承載景觀的原始之美,又能通過舞臺燈光的設計理念、技術手段展現藝術與文化,是行業目前面臨的難題。
這是中鐵大橋局科學研究院景觀所所長胡志梅從業多年以來第一次在媒體活動上分享。作為一位常年設計橋梁結構的前輩,她提出:“好的載體、好的團隊、好的創意、好的資源、好的實施者和建設管理者才能構成好的設計。”她認為一個好項目,離不開設計師的付出,更離不開好的廠商。設計師如何在大浪淘沙中撈出好的產品很重要。“三分才(設計團隊)七分做(施工團隊)”,除此之外,設計管理者必不可缺。另外她還分享了愛山廣場、新大通橋梁景觀設計、南太湖大橋、岱黃公路劉店互通景觀工程等項目。
作為最后一位分享嘉賓,武漢金超盛光電有限公司高級照明設計師張旭做了《關于探索新中式景觀的燈光營造》的主題分享。他以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為例,表達了自己對于“燈光設計如何從效果實現到效益實現”這一主題的理解:照明案例通過設備和手法加上預算形成設計效果,設計效果通過與當地人文、歷史、環境、政策結合,包裝成故事,就有可能成為有經濟效益的設計項目。此外,他認為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回歸田園、返璞歸真的深層夢想,新中式的優勢是保持了傳統建筑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現代建筑元素與現代設計因素,改變了傳統建筑功能使用的同時,增強了建筑的識別性和個性。
產品展示
作為本次設計師沙龍特邀主持嘉賓,湖北荊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高級工程師顧全老師在作活動總結時說道:照明設計師的最終出發點是關注人,關注人的生活,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設計法則。至于什么是好的效果,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執一詞,但設計的效果不能只是一時的繁榮,而是有長久生命力的東西,這才是有效果的設計。而好的效益則可以理解為兩方面。一是經濟效益,業主請你來是做什么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什么回報?提升經濟,提升當地的夜生活環境,但是你的照明效果達到了嗎?二是社會效益,如何界定社會效益?通俗來說,就是能否給老百姓帶來幸福的感受。一個項目最終的效果和效益,雖然不僅僅是燈光設計師的問題,但是燈光設計師要牢牢把握住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把握城市的脈絡和文化性,避免成為同質化的城市照明。這才是燈光設計師需要做的。
沙龍合影
聲明
《阿拉丁?設計》2017年8月刊總第69期第40—45頁所刊登的“江蘇海瀾集團馬文化博物館地下一層收藏館”項目,主設計師為中國新興建筑工程總公司設計院照明所所長高楓。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