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充滿共享精神的時代,
誰也不是一座孤島;
這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誰都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10+X”DesignTalk邀請10位一直默默埋頭做設計的“隱士”,攜10個最新案例,各自用15分鐘展示屬于自己的原創作品。用實力向世界喊出屬于自己的聲音!
9月23日下午,“10+X”DesignTalk阿拉丁全國巡回設計師沙龍走進四川成都,在休閑的成都和現場50多位設計師嘉賓、觀眾一起,談論燈光效果與效益之間的關系。
作為阿拉丁神燈獎系列推廣活動,本次沙龍由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廣州阿拉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東南網能源光亞照明研究院承辦,同時也得到了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程冠名,以及江蘇品正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濱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作為本次沙龍的特邀主持嘉賓,成都匯唐燈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小明認為“小型的沙龍交流起來有親切感”,他本人更喜歡這樣的形式。同時,他希望成都本地的設計師有更多互動和交流的機會,特別是設計理念的交流,從而促進成都照明設計的圈子越做越好。
第一位分享嘉賓是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照明工作室主任楊光,他分享的是西村·貝森大院的設計方案。位于成都貝森北路一號的西村·貝森大院,秉承了“當地手法,歷史記憶”的建筑理念,采用外環內空的布局,環繞街區沿邊修建,圍合出一個超大的院落.
楊光表示,隨著城市的瘋狂生長,原有的歷史性建筑不斷被推倒重建,城市建設變得越來越功利化。地域精神往往以視覺化的形式來展現,人在公共空間的行為意識已經被開發建設者預先設計好,從而忽略了一些建筑的本質和人性的自由。因此,他將西村·貝森大院的燈光設計主題定為“歷史情懷,光之記憶”,采用直截了當的表現手法,表達了建筑與燈光的關系,實現了人與燈光的互動。
來自陜西天和照明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的設計經理葉東航分享了拉薩泰和國際商業文化廣場項目,設計內容分為建筑立面照明和燈具設計兩個方面。他表示,該項目立面照明的重點是突出藏式建筑的獨特元素;燈具設計則根據業主的要求,嚴格按照魯班尺測量尺寸,賦予每一個尺寸吉祥的含義。最后他表示,項目完成后,美麗的燈光促進了房產的銷售,可見照明的確可以為商業地產帶來明顯的效益提升。
廣州達森燈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法卿在演講開始就透露:成都是達森國內銷售排名前三的城市,達森在成都做了包括九寨溝在內的多個項目。他期待未來能繼續為四川照明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隨后,他分析了照明行業的發展趨勢,并預測2020年行業將面臨一個大的拐點。他還提出,每一次行業的井噴都會帶來一些設計理念和手段的革新,而現階段舞臺燈光和景觀照明的跨界融合正炙手可熱。
成都東耘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謝東耘則從室內設計師的角度談了他對燈光的認識和看法。他認為,室內設計師對于專業的照明設計需要一個漸進的認識過程。目前,室內設計師更注重對空間的塑造和材料的調和運用,而把燈具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上;做燈光設計時,也更多是靠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粗淺的經驗。他以成都淺草肆和風意境餐廳兩家分店為例來說明,室內設計師因為缺乏燈光的專業知識和對數據的理解,在室內照明中常常出現燈光太平均或者過曝或者不夠的現象。
他重點分享了禪悅素食餐廳的照明設計方案:以禪宗作為設計的主題,在材料選擇上確定了單一從簡的風格,對于燈光的要求則是追求一種空靈的狀態。他認為,照明不僅要解決看到什么的問題,更要解決室內設計氛圍的烘托以及效果實現的問題。每一盞燈都有它存在的目的,室內設計師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避免多而無用和雜亂無章的處理手法,這樣才能幫助客戶實現效益轉化。
成都艾森德光電工程有限公司高級照明設計師劉欣培分享的是還在建設中的成都天府之門項目。他認為,對于建筑而言,燈光只需要表達建筑本身的性格和情感,而不需要做得太花哨。因此這個項目的重點就是突出“門”的結構,通過展示天府之門來表達成都海納百川的包容個性。最后他強調,地標性建筑的燈光不能只考慮初期效果,后期的維護同樣不容忽視,因為后期的維護成本也是燈光效益的一大方面。
TONY-東尼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饒禮義以宜賓恒旭臨港工業園區夜景照明設計為例,說明了燈光的三個效益:一、通過高品質的燈光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不能為了做燈光而做燈光;二、對于生產型企業,通過建筑照明來提升企業員工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三、通過燈光,促進企業的生產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江蘇品正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客服運營中心總經理陳東圍繞著“尊重建筑,更為點亮建筑背后的價值”進行主題分享。他說道:“燈要融入到建筑景觀中去,尊重建筑和景觀的美;通過燈光把建筑和景觀的美感和生態健康表現得最好;燈光的不同表現,更符合城市經濟、人文、歷史沉淀;創造一個舒適、健康、人性的光環境,與建筑景觀和諧發展。這正是品正產品所遵循的價值觀。”隨后,他通過長春體育運動中心、長春會展中心等多個案例,展示了品正燈具的運用效果,并重點介紹了品正古建燈具在南京棲霞山夜景照明項目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泰照明集團成都公司設計總監朱杰羽分享的主題是《光的情緒》。他認為效益可以分為很多個層面,包括經濟效益、層級效益和情感效益等,而他要講的就是燈光的情感效益,即“怎么樣把人和環境、人和空間互動時的情感的點進行發散”。
他表示,光其實是一種能量,它在賦予世界光明的同時帶來了情緒、情感,以及更多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或許高于我們對于生活本身的構筑。如何讓情緒在光的空間里得以釋放?作為照明設計師,我們對此應該有一個客觀的認知,要嘗試著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捕捉和把控我們所用的光。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表現自己和表現環境的一種手段。
在討論環節中,嘉賓主持唐小明則提出了諸如“在您接觸的甲方中,他們對照明設計的認知是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做照明設計?”、“如何看待‘光環境設計以光為手段去體現價值規律,而不是以藝術手段去設計光’這個觀點?”、“造成現在景觀亮化越來越來雷同的原因是什么?”、“在智能照明時代,照明還只是照明嗎?您認為照明還有哪些可以被挖掘的潛力?”等問題,引起了現場設計師們暢所欲言的討論。
最后,唐小明表示:“做照明設計沒有特定的條款,我們怎么樣玩光?怎么樣把光玩得更好?這是我們搞設計、搞藝術的人所面臨的一個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