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繽紛悉尼”燈光音樂節在悉尼 12 個區域設立了 98 個大型燈光和投影裝置,超過 180 位當地和國際藝 術家參與了這些作品的創作。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巖石區、悉尼皇家植物園、達令港和馬丁廣場等地標性 景點被燈光一一激活,人們在絢爛無比的燈光中,在動感十足的音樂中、在熱情的舞蹈中、縱情享受、放飛自我, 整個城市變成了狂歡的海洋。
音頻生物 導演:Ash Bolland Director: Ash Bolland
悉尼燈光節期間,躍動的海洋生物,令人眼花繚亂的鳥羽,以及 未來感、機械感十足的彩虹色植物,被投射在悉尼歌劇院的風帆 上,邀請觀眾潛入一個妙不可言的光彩世界中。配合著動人的音 樂,畫面上的生物仿佛活了過來。
信箱 設計師:Isabella Bain(澳大利亞)、Steven Bai (美國)、James Rotanson(印度尼西亞)等
Artists: Isabella Bain (Australia) / Steven Bai (United States) / James Rotanson (Indonesia), etc.
MailboX 的設計意圖是提醒人們書信往來的重要性。它采用了 傳統郵箱的造型,結合 LED 立面創建信息,帶給游客有趣的互 動體驗。參與者可以在燈光節現場使用標簽“#MailboX”發送 推文到他們的體驗郵箱;這條消息將顯示在 MailboX 上,讓發 件人與裝置周圍的觀眾進行交流;MailboX 將統計出在燈光節 期間發送的信件總數。此外,MailboX 還能捕捉周圍參與者的 聲音,并將談話量可視化地顯示在立面上。
迷霧魔術師 設計師:Oracle Liquid、The Electric Canvas、 Peewee Ferris 、Vivid Sydney
Artists: Oracle Liquid, The Electric Canvas, Peewee Ferris and Vivid Sydney
“迷霧魔術師”模糊了數字時代藝術和技術的界限:12 個大型水 泵每分鐘向空中投射 28 噸水,巨大的投影在 60 米寬、40 米高 的水幕上閃耀著光芒。激光、噴泉、火焰、音樂、煙火、火球、 LED 燈具、探照燈均由噴泉大師和激光藝術師通過電腦進行控制。
發光的幾維鳥 設計師:amigo and amigo Artists: amigo and amigo
作品以高度瀕危動物歐加里托幾維鳥為原型,提醒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 性。當游客聚集在它們周圍時,鳥媽媽 Rowi 和它的孩子就會被激活——它 們球形的身體將發出不同顏色的燈光。如果 Rowi 感到危險,它將會啟動一 個“充電”的程序:它的光芒會先黯淡幾秒鐘,隨后則爆發出強烈的光芒。
荒野之光 設計師:Damien Fontaine Artist : Damien Fontaine
悉尼燈光節“最瘋狂”的區域又來了!去年,塔龍加動物園以巨大的動物光 雕征服了男女老少,今年它首次成為一個完全互動的、沉浸式的項目:參與 者通過最先進的腕帶與光雕進行互動,從而變成“野生世界”中一個光點。 在這里,你將遇見一群迷人的生物,高貴的蘇門答臘虎、色彩鮮艷的海龜、 勤勞的蜜蜂,還有一條會把你吞進肚子里的巨型虎鯊……可謂陣容龐大!此 外,每一個裝置和光雕都講述了一個關于動物保護的故事,提醒我們用行動 保護野生動物。
云水 設計師:JHA 咨詢公司 Artists: JHA Consulting
“云水”的名字源自禪宗,它代表一種冥想的狀態:“像云朵一 般漂浮,像水一般流動。”最初,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圓頂結構; 接著,在墻面投影、聲效,以及大量的戲劇效果、燈具的共同作 用下,觀眾被帶入了逼真的“云景”之中,光影環繞。云景不斷變幻, 時而密集、晦暗,時而透明、朦朧,時而陽光穿透。
音樂盒 設計師:The Propaganda Mill Artists: The Propaganda Mill
MUSICbox 將歷史悠久的卡德曼小屋改造成了動態的視覺環境, 那些獨特的色彩、奇幻的畫面全都是由參與者的音樂作品翻譯而 來。觀眾被邀請進入四個主題 3D 空間之一,每個空間作為一個“舞 臺”,舞臺的地面上投射著一個交互式“琴盤”。當參與者演奏“樂 器”時,每一個獨特的音符都會通過音頻和視頻元素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