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品價格下降太快 買家不敢下單
摘要: “未老先衰”用來形容LED照明市場可能并不合適,但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LED照明離普及尚遠,整個中國傳統照明企業卻已經開始涌入這個市場,輪回進低質低價的無序競爭當中。如果“光伏”是一場泡沫,那么LED尚未看到泡沫,就已經呈現老態。
“包括各類品牌商家,中國廠商只賺取可憐的5%左右利潤,而95%以上的利潤被別人賺取了。”吳育林說。
吳育林認為,佛山LED企業需要抓住經濟危機后歐美企業尋求全球合作的機遇。這是國外企業通行的方式,德國照明企業被視為質量、技術的典范,但他們的產品往往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的設計,后兩個國家擁有歐洲最好的設計人才。
LED照明商業市場打不開,一方面是EMC合同能源管理等商業模式暫時打不開局面,另一方面則是產品本身缺乏吸引力。
“產品太同質化,佛山企業仍然是按照傳統照明的思路來開發LED產品。”一位LED行業媒體人士稱。
Ramon認為,LED不能僅滿足照明需求或者環保需求,同時應該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質量。“從設計上來說,一個產品首先考慮科技層面的內涵,然后是使用體驗,其實我們更關注使用者的體驗和潛在需求。”Ramon說,環保節能對于LED而言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海面之下還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可以開發。
Ramon認為,中國照明市場正在慢慢開始接受國際化的元素,對工業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這次與佛山企業的合作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行業觀察
95%傳統照明企業向LED轉型
“未來三年,會有很多LED企業做不下去。”吳育林認為。
LED一直被視為新興戰略產業,但這個年輕行業成長如此沉重,是許多人沒有預料到的。許多企業認為,LED照明尚未普及,整個市場卻已經充斥各種低價、低質產品,行業洗牌和重塑將在所難免。
行業陷入低水平競爭
近日,微博上一網友爆料稱,西爾埃(佛山)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爾埃)倒閉,員工已經各奔東西。一時間引起了眾多行業人士的關注和求證。雖然最終被證實為工廠因地鐵建設需要搬遷,但這種倒閉潮在全國還在不斷上演,其中,浩博光電停產一事把中國LED行業的發展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目前,佛山80%以上的傳統燈具企業都已經轉型生產LED照明。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8000家LED企業,其中5000多家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并不掌握相關核心技術,毛利率很低。在路燈市場緊靠政府示范工程養活,室內商用、家用照明市場剛剛起步的背景下,大量企業涌入LED照明,形成泡沫。
佛山照明LED事業部運營總監陳文基說,過去佛山照明做T8生產項目,光一條生產線就要1800萬元,再加上各種配套,整個項目做下來要投資幾億。但現在做LED就不是這么回事了,一個小作坊就能生產。
由于LED芯片價格在不斷下降,價格戰就成了小企業的游戲。市場上同一功率的LED燈價格五花八門,5元、10元、20元、100元不等,整個市場雜亂無章。
吳育林認為,價格可以非常清楚地決定產品質量,如果嚴格按照3C認證標準,低價LED絕對過不了關。但就是這些產品在低端扎堆,長期混戰壓低了價格,使得LED產品質量備受質疑,也無利潤可賺。
很多企業面臨著倒閉的風險,截至2011年底,僅深圳市倒閉的LED照明企業就超過80家。與深圳同處廣東省的佛山市,2011年也有將近一成的企業倒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