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喆的“替代者”李建南如何續演億光傳奇
摘要: 對于億光照明來說,在過去的一個多星期里,正經歷著一場內部的“威爾遜”——7月12日,原億光照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正喆及其團隊正式離任。這種重量級高管的離職給億光照明下游渠道商和營銷團隊帶來了難以掩飾的惶恐與擔憂,外界的各種討論和猜測也瞬間甚囂塵上……
對話實錄:
1、如何評價吳正喆過去一年多的工作?
李建南:我對吳總的營銷模式非常認同,在他的領導下,億光照明在品牌知名度、渠道開拓上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接下來,我們將維持吳總的原政策不變,深入市場,拜訪運營商以了解現實狀況。
2、既然認同吳總,且依然保持他的營銷政策不變,為什么又讓吳總離開?
李建南:這是為了讓億光照明走向制度化、穩定經營所作出的調整。臺灣的公司最終訴諸于董事會,精于細節管理。吳總的行銷速度非常快,但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上仍然會存在一定的隔閡。接下來,我們將會把億光集團的精細化、數字化管理文化導入億光照明,讓董事會了解業務的整體運作情況,從而在進行投資評估時有一個比較清晰、精確的評估依據。
3、億光的現有團隊和渠道商能否接受臺灣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李建南:精細化管理首先從內部員工開始,再影響供應商,而渠道商依然是靈活處理。我們會繼續加大大陸市場的投入,但這個投入是有效率的投入,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會評估投入的每一分錢產生的效率。
4、銷售額、利潤、成本等這些指標可以量化、數字化,但是品牌是無形資產,如何評估投入?
李建南:品牌的投入也是可以量化的,這種量化反映在銷售業績上。例如,進行品牌投入后,銷售額上升了,那就說明這個投入是有效果的。
5、目前,LED照明企業并購此起彼伏,億光照明未來是否會考慮并購國內的照明企業?
李建南:我們會根據公司需要來決定是否收購。2013年,億光照明就收購了德國燈具廠WOFI,也就是看中WOFI在歐洲的渠道通路。未來,我們也不排除并購,不過目前的重心還是放在渠道、后臺系統等的穩定工作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