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四級市場LED照明經銷商生存實錄
摘要: 商戶如何去推動市場重塑與洗牌?怎樣抓住LED發展所帶來的機遇?甚至如何掌控一方資源和市場銷量,擁有精兵良將組成的團隊,為LED市場所尊重,為對手所忌憚?
近年來,不少燈具經銷商的日子并不好過,大都競爭慘烈,其正印證了商場惡戰的那一句“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一旦“繳械”自然就會成為“犧牲品”,其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商戶如何去推動市場重塑與洗牌?怎樣抓住LED發展所帶來的機遇?甚至如何掌控一方資源和市場銷量,擁有精兵良將組成的團隊,為LED市場所尊重,為對手所忌憚?
生存困境,突破成長瓶頸
如今,壓在個體商戶上最大的壓力無疑是租金與人工成本,比如你開一家燈飾店,合同簽三年,租金一年10萬,在這三年內如果沒有賺到很多錢,基本上收支持平衡,除掉開支,利潤還有5萬元,維持生活基本不成問題。但合同一到,房東提出,你可以續租,但房租要20萬,不租拉倒,他就收回去,商家的生存壓力日益頗大,難道是“房東、商家、消費者三贏局面”的宏偉目標?又或房東本身只是“炒地皮”的,在倒買倒賣中謀求自身利益?
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三四級市場整體容量大、競爭相對較弱、毛利率較高。可由于三四級消費者購買力有限、賺錢不容易,所以在挑選產品時,常常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只認牌子一根筋;一種是只認價格,誰低買誰的。加上渠道多元化下電商的沖擊下,促使現今很難像過去那樣單靠門店就能養活全家,有些專業市場甚至以“東主有事”之名丟下門店,自己忙著去做工程。
千麗燈飾經銷商陳雷向記者介紹,他經營千麗燈飾已經三年多了,其本身也是做家裝的,后來才逐漸開了燈飾店,燈飾的客源除了一些會主動找上門來的客戶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客戶是做家裝時認識的,因為本身是搞裝修的,所以會遇到一些需要買燈的客戶,就會直接介紹經營照明燈飾和電工的產品給他們,所以通常做熟人的生意會較多,這種銷售形式在當地也是較為常見。
廣州市巨亮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張林森指出,商家要找準市場定位,消費者是誰,為什么買,為什么不買,要找到產品的賣點,把握好消費者的心里欲望并表現出來,自身產品有“賣點”才能抓住消費者眼球,沒有這些關鍵動作,就無法在炮火中生存下來,后面可做的就是在這個價格區間中做試銷,確實能賣貨,那這條路就是對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