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引發產業生態變革?
摘要: 各界巨頭的任性“插足”所帶來的眼球效應讓LED出盡風頭。這些跨界行為看似“不務正業”,甚至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跨界玩家所引發競爭格局的變化卻已讓“門內人”隱隱不安,就像網絡上流傳過得一句話,“中國移動說,搞了這么多年,今年才發現,原來騰訊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巨頭跨界LED將給LED企業或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各界巨頭的任性“插足”所帶來的眼球效應讓LED出盡風頭。這些跨界行為看似“不務正業”,甚至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跨界玩家所引發競爭格局的變化卻已讓“門內人”隱隱不安,就像網絡上流傳過得一句話,“中國移動說,搞了這么多年,今年才發現,原來騰訊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巨頭跨界LED將給LED企業或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競爭更加充分 照明份額或被侵蝕
巨頭的跨界,無疑會促使競爭越來越充分,大企業開始“謀變”,小企業空間變窄開始尋找生存空隙,整個行業開始思考相互間的合作與共贏。
由目前產業競爭格局來看,當前“跨界”企業類型有三類。第一類即為適應當下發展,改變傳統照明時代模式,由傳統照明轉型LED,在行業既有渠道和技術基礎上,此類企業轉型跨界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促使照明產業換代升級。
第二類企業則是由毫無關聯的行業 “跨”進LED,這類企業往往“不差錢”,相比其他LED企業,能夠為行業帶來更多資本,同時研發實力強勁,科技水平高。然而,畢竟“隔行如隔山”,跨界LED行業的“新秀”,有些成功,有些則無疾而終。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LED也帶來了一些“后遺癥”,現在國內LED上市企業有十幾家,但是真正的賺錢企業卻少之又少,許多企業都變成了賠本賺吆喝。
臺灣LED產業之父石修博士認為,許多初進行業的企業已經淺嘗滋味,這些所謂跨界企業已經在傷害、誤導整個市場。目前行業許多企業已經陷入“價格戰-利潤降低-削弱成本-質量不足-銷售受阻-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第三類是經營成功、規模較大、資金雄厚、市場渠道寬闊的大企業,受企業戰略規劃的需求影響,從商業模式和互聯網思維上進行“跨界”,這種跨界是在現今市場形勢的驅動下,不僅僅局限于多元化,更是一種資源“整合”。
三雄極光副總經理林巖表示,傳統經濟中的壟斷行業都不能適應新市場,都在慢慢被取代,跨界加劇了這種競爭,恰恰企業有競爭才會創新,行業才會有進步。
深圳珈偉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劉克鋒認為,跨界競爭一方面會加劇LED照明產業競爭,一方面則會促使更多的“行內”企業及人士思考行業的發展方向與未來的競爭格局,從而抓緊時機采取應對措施。
而品途網的CEO劉宛嵐也曾表示,當前社會,業內外的競爭共同存在,如果整個行業忽略了這個關鍵點,忽略用戶的深度耕耘,那么接下來的可能是整個行業份額的萎縮。現在的照明市場還是在“窩里斗”,但是跨界的步伐已經在步步緊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聯手布局智能家居 行業界限逐漸模糊
小米進駐LED照明,從深層次上看來,并不僅僅是分LED照明市場一杯羹,更是在認識到LED廣闊前景下完善自身的智能家居戰略行為。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變化讓LED的“邊界”更加模糊,不可否認,這些巨頭企業的跨界融合將促使照明行業實現質的飛躍。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蕭弘清教授表示,跨界讓未來的LED產業形態充滿想象,企業間的跨界創新整合將使得電子控制、通訊互聯網、傳感技術以及照明工程規劃設計、建筑景觀、室內裝修設計相互融合吸收。
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建林表示,今年的諾貝爾獎讓LED行業深受鼓舞,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如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與新需求。對科技工作者而言,跨界是重點,在學術交叉加速、產業前沿延伸、新興商業涌現的形勢下,開放、融合和創新是科技大跨界時代中產業發展的特點和動力,未來LED將繼續朝智能化、精密化和跨界應用發展。
跳出照明思維 衍生新應用和新模式
跨界似乎已成一種潮流,并能帶來不同種類的創新。東莞維爾霓斯副總經理李金區表示,如手機行業,作為移動互聯時代必不可缺的載體,如果有跨界合作規劃,就必須要深入了解對方的發展方向和市場消費需求,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在產品、渠道資源、消費群體、合作模式等方面進行逐步融合。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提到,企業整合創新使得LED企業不再僅僅是單從照明的視角做垂直型布局,而是開始跳出照明思維,思考跨界應用,讓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且前景廣闊。
“但目前在做智能照明的企業,都只是停留在技術層面,即如何實現對LED燈的遠程控制及調光調色,這恰恰是最容易且早已解決的問題。”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所長王海波指出,智能照明的關鍵在于光生物領域,比如根據人的確切需要進行精細化的照明調整。但這一方面的工作極具難度,所以至今幾乎是空白。跨界進來的巨頭,對于智能照明領域的不了解,若沒有具體的進入方案,前景或令人堪憂。
晶元光電市場行銷中心產業研究室處長梁立田則認為,跨界巨頭的進入正以不同的方式讓照明具有更多的附加價值,對于上游企業來說,這促使產業營業額的綜合提升,而不僅僅是價格戰的加劇。但對于做智能終端照明的企業來說,如果它們沒有這些電子、家電企業的快速資源運輸速度,則會受到較大影響。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