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平臺化:尋找新時代下“自我救贖”之路
摘要: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沉淀,燈飾照明行業取得快速發展,并逐漸形成以GE、歐司朗、飛利浦為主導的國際照明巨頭,以雷士、歐普、三雄為首,二三線品牌林立的行業格局。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沉淀,燈飾照明行業取得快速發展,并逐漸形成以GE、歐司朗、飛利浦為主導的國際照明巨頭,以雷士、歐普、三雄為首,二三線品牌林立的行業格局。然而,隨著宏觀經濟不景氣、業態環境變遷、互聯網沖擊以及LED光源變革等因素,導致行業發生深刻的變化,同時資本介入,行業洗牌之聲不斷,廠商陷入深深迷茫之中。
行業下一個風口在哪兒?上廠商如何實現互利共贏呢?整個業界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新時代下,燈飾照明企業又該如何順應趨勢,站在風口之上呢?
當此之際,借助互聯網風潮,各種平臺相繼崛起,紛紛以各自方式探索行業“自我救贖”之路。平臺化會不會是行業下一個風口呢?最終只有時間能夠回答,不過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值得點贊。
若問2015年燈飾照明行業內最熱門的流行詞匯是什么?“平臺”二字必然榜上有名。
在互聯網+、LED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重組、重構、重塑也成為燈飾照明行業內的主旋律。于是,各種“高逼格”形象的第三方電商平臺不斷地涌現,它們雖然現在看起來還顯得非常稚嫩、幼小,可是毫無疑問,它們將成為推動燈飾照明行業商業模式革新的一股新力量。
互聯網+時代,電商平臺何其多?
今年3月,“互聯網+”正式出現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5月,電商“國八條”出臺,國家將從八個方面推進電商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商務如春天里的野草般恣肆生長,滲透至各行各業。據艾瑞咨詢統計,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2.3萬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平穩快速增長,2018年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4.2萬億元。
其實,早在七八年前就已有部分燈飾商家在淘寶、京東等綜合類平臺上賣燈,并形成了奧朵、翰源等一批淘品牌。京東、淘寶、天貓等綜合類平臺經營的商品品類繁多,客流量巨大,然而燈具產品并非單純地買賣就行,還涉及安裝、調試、布光指引、維修等專業服務,非常依賴原有的產銷模式和售后環節。因此,針對燈飾照明行業的垂直電商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并在最近一兩年內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據統計,目前,燈飾照明行業內大大小小的電商平臺已有數十家,如e燈快線、燈燈網、123美燈在線、名燈共和(EDS)、第三倉、77魔燈等,不一而足。這些平臺大多數是融合了線上線下服務的O2O模式,消除了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了交易環節和交易成本,有效地整合了行業資源。
哪些人在玩電商?
從目前來看,做燈飾照明電商平臺的大體分為三類:
一類是原來的生產制造廠家不滿足于單純做產品,他們站在行業的高度渴望搭建一個共享平臺,打造照明行業優質生態鏈。如e燈快線創始人史杰的另一個身份是江蘇史福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23美燈在線創始人趙德則原是中山卡曼照明董事長。
一類是由經銷商、賣場等自建的電商平臺,如亮美E家、名燈共和(EDS)、金府商城等。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商也積極轉變角色,O2O成為首選,而他們最大的優勢則在于非常了解終端的消費需求和特性。
還有一類是由網絡公司、金融等其他領域跨界進來燈飾照明行業創辦的電商平臺,如燈燈網。燈燈網創始人魏幸光原是古鎮一家銀行機構的高管。2013年,魏幸光創辦了燈燈網,而多年來積累的金融專業知識和資源,也成為他獨特的一大優勢。
此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網絡推廣業務的公司,他們線上推廣經驗豐富,不足之處是欠缺度對行業的了解以及線下實際操作。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