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虛假的需求
這一點算不上是法蘭克福展上的可疑趨勢,本屆展會在這方面回歸了很多。
但這點在我們周邊發生特別多,其中最著名的虛假需求莫過于“智能化”了,以為智能化就是把遙控器變到手機上,ipad上。變一個還不算,恨不得所有都變,于是手機能控制所有東西,變成一個超級遙控器,這是一種退步吧?
在中國,把高級的客房設計成客人入住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聯系樓層經理學習使用 ipad 控制,否則窗簾關不上,澡都洗不了的,不乏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


圖:當年很火的場景圖,就是“智能”照明能在手機定義場景,可是大家別被偷換了概念,這場景看起來很棒,真正原因不是那手機,而是由于燈光設計做得好。可變色溫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兒,更換場景,只要家里不是特別大,普通的回路搞定更實際。
更多的情況是,很少很少人會在家里固定的地方,時常改變色溫啥的。
照明的虛假需求也類似于此,誰會愿意沒事在家整天玩一個燈泡?

圖:當年的可變色智能燈泡演示情景中,出現得比較多的是家庭秒變 home party 模式,問題是,在你周遭的人里面,真的有時常開 home party 的嗎?
有些需求,只存在于演示中;
有些需求,只存在于“別人的國家”。
所以,我們回頭再看,《法蘭克福為什么只發布了設計趨勢而不是技術趨勢?》(點擊查看原文),因為設計解決真實的需求,只有設計表達的才是生活方式的變化,而生活方式,才是人與光的關系的總結。
趨勢可疑要避免,那么怎么去搜索到那些有價值的趨勢為我所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