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稱大燈是汽車上最具魅力的安全配置,應該沒人會反對吧,及功能性、設計感、品牌化于一身,所有廠家都會在這雙眼睛上做足文章。而當下最流行的是LED大燈(激光大燈畢竟還是小眾),它好比一個強壯的年輕人正在迅速鋪開自己的生涯,而還沒有退休的氙氣大燈也在繼續它的事業,是否一定新事物超越老產品?那么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坊間對兩種光源的那些疑問。
一段話回顧一下LED大燈和氙燈的特性:
氙燈:亮度高、壽命比鹵素燈長、看起來比鹵素的黃光更好看;
LED:它的優勢就是在氙燈的優勢上加一個更字,另外較氙燈還有兩個絕對優勢就是設計寬容度更大,外貌黨殺手;點亮速度極快,無反應過程。
以上優劣勢都是公認的光源特性,沒什么可多言的,不贅述了。
LED大燈普及是必然
其實要說汽車上裝備LED大燈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早在10年前就已經搭載在量產車型上,你還記得是哪款車嗎?說奧迪的朋友只能算半對,第一個裝備LED的量產車是07款的雷克薩斯LS600h,而奧迪R8則是第一款全LED大燈的承載者,流行了這么多年后,在造型設計上也玩兒出了太多花樣,這也是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最大程度還原設計師對于大燈造型的設計理念,同時也能注入更多品牌基因。
功能性上的多樣性也是因素之一,LED發光元件發個體很小,所以在設計上寬容度比以往的光源都要高,另外由于自身亮度很高所以在最原始的照明需求上有不錯的基礎;理論上LED光源的數量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所以在照射面積上可以大做文章,可以輕松做到無死角,而死角消滅的是否夠干凈,更多是設計成本問題,而照射死角也是鹵素和氙燈這種“直給”的光源都無法解決的硬傷,他們的結構導致已經達到無法突破的瓶頸。
現在的LED大燈產品在光源布局上可謂是變著花樣的創新。但無論怎么創新,其實LED大燈將光“送出去”的原理只有兩種,一種是透鏡,另一種是反光碗,只是LED大燈普遍由多顆光源組成,所以反光碗會比傳統結構要復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