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新媒體雖然已經(jīng)不再是什么新鮮噱頭,但是這些元素已經(jīng)開始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滲透到人們的精神需求的層面上。
新媒體為藝術、設計和科技等行業(yè)賦能,創(chuàng)造出多變的藝術體驗和更高層次的美學享受。以下小編為大家搜羅了一些極具美感和內(nèi)涵意義的藝術裝置,一起來欣賞?
01 LIGHTS AND COLOURSDANCE TOGETHER
該裝置采用20世紀先鋒派的兩種藝術流派-動感藝術和燈光藝術。它是雕塑,同時光與色配合音樂完成編舞,與 房間中的元素在運動中對話,是極具動感和聲音的詩意體 驗。裝置的靈感來自于光的本質(zhì),尤其是增加和減少彩色光的現(xiàn)象。
五個圓形的鏡子體似乎漂浮在房間里,并被原來的紅色、 綠色和藍色(RGB)三種燈照亮。光盤反射光線并在地板 上投下彩色陰影。在合成中,原色光還在地板上形成白色 光圈。這是一個詩意的舞蹈編排的起點和彩色光影的沉浸式體驗,它與房間里看似漂浮的鏡子體同步移動。地板上 的彩色橢圓通過三原色的加法和減法形成。鏡面光盤在它 們后面的地面上投下陰影,在這些陰影中,原色光減去青色、 品紅色和黃色(CMY),向前轉(zhuǎn)動光盤將RGB光反射為地面上的單獨顏色。
02 DYNAMIC SCULPTURE OF INTEGRATION OF LIGHT AND COLOR
集藝術家和物理學家為一身英國人Paul Friedlander用一種名為 "chromastrobic light" 的技術,使作品呈 現(xiàn)為三維虹彩波形,色拉母光投射到快速旋轉(zhuǎn)的繩索上, 由于繩索以每秒高達600轉(zhuǎn)的速度旋轉(zhuǎn),人眼感受到三維多色圖像,想象一下在三維空間中動態(tài)系統(tǒng)的物理雕 塑版本或者復雜的粒子模擬,這種模擬看起來就像浮動 的氣體蒸汽。但它并不止于此,觀眾可以通過兩根高頻聲束與樂曲互動,這些聲音會改變繩子的振動速度和光線的顏色。
而通過旋轉(zhuǎn)白光電線,可形成光與色彩為一體的動態(tài)雕 塑。同時隨著人們的旋轉(zhuǎn),中間轉(zhuǎn)動著的電線形成了視覺上的“隱身”,但仍保留著燈光五彩斑斕的色彩,接連不斷地以光雕塑的形態(tài)旋轉(zhuǎn)著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
03 TIME-INSPIRED NET SCULPTURE
美國藝術家Janet Echelman的這幅作品名為《1.78馬德里》(1.78 Madrid),這個梯形懸浮雕2018年在馬德里主廣場(Plaza Mayor)展出,以紀念馬德里建城400周年。這幅作品懸掛在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廣場上的一座雕像上以探索時間觀念,以及影響我們與時間本身實質(zhì) 的相互關系。展品標題中的數(shù)字1.78指的是1.78微秒, 指的是由于日本2011年的地震,地球上一天的時間縮短了。
“在過去的四百年里,人們聚集在市長廣場上見證斗牛和西班牙宗教式的焚燒。”今天,我們與藝術一起探討我們的時間觀念,討論想法。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人類發(fā)展軌跡。
這個雕塑作品是由非常堅固、高科技的纖維形成,這些纖維被編織,并打結(jié),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輕量的網(wǎng),隨風飄動。晚上,彩燈被投射到碎片上,增加了它夢幻般的靈動活力。
04 日本&奧地利:未來體育賽事觀看方式的探索
日本電信公司NTT和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奧地利電子藝術節(jié)未來實驗室)合作共同開發(fā)的地面機器人屏幕群項目,近期在東京進行了展示,機器人屏幕在編程控制下有序移動,年輕的日本女藝術家Akiko Nakayama創(chuàng)作的顏料動畫被投影在大屏幕表面,同時音樂人Ei Wada還會在現(xiàn)場進行音樂表演,創(chuàng)作團隊通過該項目展現(xiàn)了未來藝術、娛樂和體育賽事相結(jié)合的更多可能。
05 美國:唯美紗幕裝置
“Soft Landing(柔軟著陸)”是 由Hugo & Marie團隊創(chuàng)作的一件動態(tài)紗幕裝置,出現(xiàn)在STRP Festival 2019的現(xiàn)場,體驗者穿過移動有色的紗幕向中間的橙色“太陽”走去,并且,隨著進入人數(shù)的增加,“太陽”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淡,讓人聯(lián)想到日落,唯美詩意又充滿動感。
06 綻放的花卉藝術裝置
一場名為“The Art of Bloom(綻放的藝術)”展覽正在美國加州舉行,整個展覽由設計工作Intertrend和Daikoku Design Institute聯(lián)合打造,來自自然真花朵與現(xiàn)代科技(光照技術、AR互動技術、傳感技術等)相結(jié)合,帶給觀眾一次全新感受自然的方式。
07 中國:機器人是否有意識?
《機械控制的眼睛看到鏡子中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是藝術家邱宇最近完成的一個人機藝術項目:一個擁有“眼睛”的機械裝置在不斷移動,它似乎在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在觀察過程中,它突然發(fā)現(xiàn)面前有一面鏡子,并且鏡中的“眼睛”也在看著它,機械裝置在鏡子前打量自己,仿佛在與鏡子對話……
08 “A Forest Where Gods Live(天神之森)”
藝術團體teamLab再一次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壯麗的巨型戶外藝術展“A Forest Where Gods Live (天神之森)”。占地50萬平方米,以日本廣袤的樹林、造型各異的巨石為背景,teamLab帶來了14件數(shù)字化藝術作品。
和teamLab之前的作品類似,御船山這次展出的作品同樣是以自然為主要元素,花、流水、蜥蜴、飛鳥…當這些被數(shù)字化的自然景觀融入進了真正的大自然,為古老的御船山增添了一份現(xiàn)代化的魅力。
09 “自由之旅”藝術節(jié)作品
在法國波爾多市舉辦的“自由之旅”藝術節(jié)上 ,藝術家?ilvinas kempinas在一座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內(nèi)設計了一個由磁帶制作的隧道,密集的線條模糊和扭曲了周圍的景色,帶來光影變化的同時,營造出時空穿梭的感覺。
這是一個以創(chuàng)意自由為主題,跨城市景觀的藝術作品,作品在模糊了我們視野的同時,讓我們更好地看到我們在哪里,我們是誰。
10 “草皮莫娜 - Monachopsis”
裝置由三部分--《草皮莫娜》、《偵察莫娜》、《草皮莫娜的種群衍化》組成。共同還原了虛擬生物 - 莫娜。
《草皮莫娜》構(gòu)想了一個全新的混合生命形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塑料垃圾與海洋生物經(jīng)過共同演化,被迫或自主地衍生了一種混合生物——Mona(莫娜)。在海洋塑料污染愈演愈烈的情形下,莫娜的存在隱喻了人類不知休止的過度擴張、資源浪費和損害其他生命體的行為。喚起我們對生活方式和生產(chǎn)回收方法的再思考,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和諧,是該作品的初衷,也是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