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同熒光材料的敏化作用及發光機制分析
上傳人:LEDth/整理 上傳時間: 2014-11-26 瀏覽次數: 45 |
作者 | 宋丹丹/趙謖玲/徐征/張???岳 欣/朱海娜 |
---|---|
單位 | 北京交通大學發光與光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分類號 | O343.3 |
發表刊物 | 不詳 |
發布時間 | 2009年10月 |
引言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因其亮度高、低功耗、主動發光等優點而被認為是很有潛力的下一代顯示器。在摻雜型的發光層器件中,有機小分子熒光發光材料在高濃度時存在相互作用,產生濃度猝滅,使發光效率急劇降低;'而較低的摻雜又不利于器件亮度的提高。同時,在很多情況下,并不能有效實現主體向客體的能量轉移,從而在保證不降低器件效率的同時,提高器件的亮度,需要引入一種合適的材料作為敏化劑。可以將從基質材料傳遞的能量有效轉移到熒光客體中。
張等在基質PVK與染料DCJTB體系中摻入1Wt%的熒光材料后,大大提高了DCJTB的發光強度,在DCJTB濃度0.5Wt%情況下基本上實現紅光發射。但是熒光敏化劑的引入對器件的量子效率提高不大。利用內量子效率可以達到100%的磷光材料敏化熒光材料可以將效率提高很大。Forrester等將磷光材料以質量比10%摻入CBP、DCM摻雜體系中,增強了DCN的發光,同時器件的效率提高了3-4倍.相比之下,10Wt%的Alq3對器件的效率影響不大。這主要由于磷光材料可以同時利用單線態激子和三線態激子,將能量傳遞給熒光發光材料!這樣所有的激子都可以被利用,器件的內量子效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目前,很多研究工作已經圍繞這方面展開,主要是利用磷光材料與其他顏色熒光材料摻雜,利用磷光材料的敏化作用,提高熒光材料的發光效率,從而得到高效的白光器件。
選擇合適的磷光材料與熒光材料,要求磷光材料的發射光譜與熒光材料的吸收光譜有較大重疊。并且磷光材料的三線態能級要高于熒光材料的單線態能級,以有利于能量傳遞。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