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景】NO.1 廣州“小秦淮”荔枝灣涌夜景
摘要: 阿拉丁照明網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策劃“每夜·景”,第一期帶來廣州荔枝灣涌美麗夜景。“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涌”,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是廣州市歷史袤久的風景名勝,素有“小秦淮”之稱。
阿拉丁照明網夜景|景觀照明頻道策劃“每夜·景”,第一期帶來廣州荔枝灣涌美麗夜景。“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涌”,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濕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史上的荔枝灣涌故道北至洗馬涌,和象崗西面的芝蘭湖(現廣州市流花湖公園)相通,南至黃沙注入珠江,“廣四十里,柔五十里”,是廣州市歷史袤久的風景名勝,素有“小秦淮”之稱。
[NT:PAGE]
荔枝灣的興起與繁盛:相傳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來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今天的西村為駐地,且開始經營這一名勝。其后經過千百年來人工與天工的巧妙結合,成為廣州著名的消夏游樂地。在唐代,那里建有著名的園林名勝“荔園”,南漢時,又建有皇家園林“昌華苑”,每當荔熟之時,皇帝與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賞荔游樂,稱“紅方宴”。明代這里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清嘉道年間,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宛如人間仙境鑲嵌其間,“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每當“荔枝紅熟,綠樹叢中, 如綴如繒,游人乘畫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鑒。”這一情景一直延續到解放初。雖然她后來由于人為與自然的種種因素,發生了許多變化,但荔枝灣在歷史的風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卻依然存在,在荔灣湖公園內保留著一段長約400米的故道。兩岸古樹嵯峨,濃蔭掩映,一派嶺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風情,彌足珍貴。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