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案例】2014年度全球最佳機場大盤點
摘要: 年度最佳機場的榮譽除了提高上榜機場的知名度之外,也成為鞭笞各大機場從硬件設施、運營系統到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的動力。那么,上榜機場都有哪些亮點?讓我們一起來盤點2014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的前十名,感受一下“帶我高貴帶我飛”的奇妙體驗。
Skytrax是全球最負盛名的航空公司與機場服務調查和咨詢機構,每年定期公布世界航空公司排名、機場排名等報告,備受業界及旅客推崇。SKYTRAX也是當今全球最具有公信力和獨立性的航空研究認證機構,在航空產品和服務研究評選方面具備廣泛的權威性和指標性,世界各航空公司皆以能夠獲得SKYTRAX最佳航空公司獎項和星級評定而引以為榮。
而最廣為人知的,是Skytrax舉辦的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獎(World Airline Awards)和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World Airport Awards)。其中,年度最佳機場的榮譽除了提高上榜機場的知名度之外,也成為鞭笞各大機場從硬件設施、運營系統到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的動力。那么,上榜機場都有哪些亮點?讓我們一起來盤點2014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的前十名,感受一下“帶我高貴帶我飛”的奇妙體驗。
1.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Singapore Changi International Airport
位于新加坡樟宜,占地13平方公里,距離市區17.2公里。樟宜機場是新加坡主要的民用機場,也是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截至2013年5月,樟宜機場共有100多家航空公司來往,每周提供超過6,400個航班,連接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50個城市。
自1981年啟用以來,樟宜國際機場以其高素質的服務和安全性譽滿航空界。1987年至2012年間,機場共獲得超過430個獎項,其中僅2012年就贏得了30個最佳機場獎項。為提供更好的服務,樟宜機場會定期維護其客運大樓,目前擁有三座航站樓,最新的4號航站樓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
有趣的是,樟宜國際機場還被澳洲航空(Qantas)作為中途站來營運歐澳兩地的袋鼠航線。不知道這群遠道而來的袋鼠小伙伴們,對于這個全球最佳機場,你們怎么看?
2. 仁川國際機場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01年啟用的仁川國際機場,韓國最大的民用機場,全球最大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亞洲第6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是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機場坐落于韓國著名的海濱度假城市仁川西部的永宗島上,距離首爾52公里,離仁川海岸15公里,作為物流和配送中心,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同時,自然條件良好,綠化率達30%以上,環境優美舒適,加上其整體設計、規劃和工程都本著環保的宗旨,因此也被譽為“綠色機場”。
可靠流暢的運轉和高品質的服務為仁川國際機場贏來了廣泛的贊揚和良好的聲譽。連續幾年獲得Skytrax的全球最佳機場以及國際機場協會(ICA)的全球服務最佳機場等榮譽,被《時代》雜志評為“最受旅客歡迎機場”。
榮譽和口碑來自每個細微之處的周全考慮。在仁川機場,桑拿、兒童室、行李寄存柜一應俱全,還有5美分/分鐘的網吧,8美元/半小時的按摩,以及45美元/天的轉機酒店。設有韓國傳統文化體驗處,乘客可以親身體驗韓國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此外,還會定期舉辦文化藝術表演和小型古典音樂……這些只是個開始,各種設施和服務正在不斷完善。如果有一天你路過仁川機場,看到的可能就不止這一些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 慕尼黑機場Munich Airport
位于德國慕尼黑東北28公里的埃爾丁沼澤,緊鄰弗賴辛,占地1,618公頃,于1992年5月17日投入使用。慕尼黑機場是歐洲最大的航空樞紐之一,約100家航空運營商在此提供航班飛往全球69個國家的242個航點。2013年,慕尼黑機場以3,870萬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德國第二(僅次于法蘭克福機場),同時位居歐洲第七位及世界第三十位。
慕尼黑機場擁有兩座航站樓,2號航站樓2003年啟用以來,慕尼黑機場成為歐洲最現代化、最快捷的國際機場,最快的接駁、轉機時間只需要30分鐘。航站樓的頂棚猶如希臘美人懷抱的豎琴,候機廳內雜亂的行人腳步猶如彈奏在頂棚的琴弦上,仿佛可以聽出旋律。
機場內公共設施齊備,并有180多家物美價廉的店鋪每天24小時不間斷營業,物價與市區一樣,很多居民甚至專門來這里購物。在此轉機的乘客,甚至可以不出機場就能品嘗到醇正的德國啤酒。因為這里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機場釀酒場,淡雅清爽的白啤或者濃郁厚重的黑啤,靜坐淺酌,一抒旅人情懷。
4.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于香港新界大嶼山赤鱲角,俗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香港國際機場是亞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設有164個停機位,兩條跑道,兩座客運大樓,24小時全天候運作;2013年旅客吞吐量為5,99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達412萬公噸。自1998年7月啟用至今,香港國際機場獲譽無數,被Skytrax評定為五星級飛機場,2001年至2012年間均躋身年度全球最佳機場三甲,期間更是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1號客運大樓由英國著名建筑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呈丫型平面布置。大樓采用“智能式”環保設計,盡量善用能源。樓頂設計為拱形,具有高度隔熱效能。屋頂的天窗和反射器引入自然光,減少使用人工照明。2011年,香港國際機場開始將客運大樓的傳統照明設施更換為81,000個發光二極管裝置,預計每年可節省約1,250萬度電力,并減少逾7,000公噸碳排放量。
因為是跨越“九七”的產物,香港國際機場本身就彌漫著神秘的氣息,正式啟用后更是以難以復制和模仿的成長軌跡,成就了一個傳奇。
5. 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Airport Schiphol
位于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距阿姆斯特丹15公里,是世界上距離市中心第二近的大型國際機場。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為重要的航空樞紐,每年都有大批旅客以該機場作為進入歐陸地區的入口點。據2013年的統計,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了5,257萬人次,僅次于倫敦希思羅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與法蘭克福國際機場,位列歐洲第4位,世界第14位。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于1967年4月建成并投入運營,但其設計思想超前,規模、設施、科技,以及運轉效率都堪稱一流,如電子導向網絡、自動傳送系統、綜合配套設施的逐步投入使用。另外,機場的設計具有多維性,它把空港的建設與海運、陸運網絡建設有機地聯系起來了。2003年,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的“機場城”正式落成,一座機場宛若一座城市,其便捷高端的生活方式和令人驚嘆的創新設施更令它成為一幅“未來城市”的預覽圖。
6. 日本東京國際機場Tokyo International Airport
東京國際機場又稱東京國際航空港,位于東京市大田區東南端,因坐落于羽田地區而通稱為羽田機場(Haneda Airport),為東京兩座外聯機場之一,以營運國內航線為主、兼營少量國際航班業務。機場占地約1,522公頃,無論在面積或是起降航班數目上,都是全日本最大規模的機場,旅客流量亦屬世界前列。
羽田機場位于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的首都東京,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持。同時,東京也是日本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而羽田機場主要負責國內航線,正好滿足了東京人們的出行需求,并且有效緩解了日本國內資源分布不平衡的情況。2013年羽田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890萬人次,僅次于北京,是亞洲第二繁忙的機場。主營國內航線卻能達到如此高的旅客吞吐量,東京人們的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7.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是中國地理位置最重要、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運輸生產最繁忙的大型國際航空港,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繁忙的機場。2013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8,371萬人次,僅次于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
首都機場于1958年3月2日投入使用,現有三座航站樓。3號航站樓由荷蘭機場顧問公司(NACO)和英國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共同設計,耗資270億元人民幣,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投入使用,承擔了首都機場60%的旅客吞吐量。該航站樓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民用航空港、中國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筑。
不管怎么看,首都機場都是高大上的最好詮釋。當然,高大上并不是目的,在資金、人員、設備等條件的充分保障之下,營造舒適良好的候機環境,制定高效流暢的運轉機制,提供優秀可靠的服務,才是機場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8. 蘇黎世機場Zurich Airport
蘇黎世機場位于瑞士蘇黎世州,是瑞士最大的國際機場和主要國際航空樞紐,擁有連接五大洲的航線。位于市區以北13公里處,機場內設有火車站,由此到市中心只有10分鐘的火車路程,每15分鐘一班。
機場于1946年投入建設,直到1948年,第一架飛機從西跑道起飛,蘇黎世機場終于的發展跨出了第一步。但蘇黎世機場真正快速發展起來是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后。2003年,蘇黎世國際機場進行了重大的擴建工程,興建了新的泊位、客運大樓及旅客捷運系統來往新舊客運大樓。2012年,蘇黎世機場共處理了2,480萬的旅客量。
相比其他上榜機場,蘇黎世機場并沒有在規模或者旅客吞吐量上占得優勢,但勝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加上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服務質量,無怪乎會贏得旅客的親睞。
9. 溫哥華國際機場Vancou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溫哥華國際機場是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列治文市海島(Sea Island)的民用國際機場,1931年7月啟用,是加拿大第二繁忙的國際機場,也是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以及加拿大越洋航空(Air Transit)的樞紐機場。該機場擁有飛往亞洲、歐洲、大洋洲、美國和加拿大其他主要機場的直飛航班。2012年,運輸旅客數達到1,7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227,929噸。
除了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第九名的殊榮之外,溫哥華國際機場今年亦第五度蟬聯“北美最佳機場”。機場的首席執行官Craig Richmond認為,這些榮譽并不僅僅是對機場的建筑或者外觀表象的肯定,更是對優秀的旅客服務、高效流通率甚至是良好的購物環境和豐富的用餐選擇的鼓勵。更多的榮譽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就是這個道理吧。
10. 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London Heathrow International Airport
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位于英國英格蘭大倫敦希靈登區,離倫敦中心22公里,是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就旅客吞吐量而言,在全球機場中排行第三。
希思羅國際機場為全球90家航空公司所用,可飛抵全球170余個機場,2011年旅客吞吐量已達6,900萬人次。機場共有5座航站大廈及一座貨運大廈,其中四座舊航站樓中有三座建于1968年以前,在上個世紀80年代擴建時,設計的最大流量為每年4,500萬人,而現在已經要承受6,000多萬人的壓力。由于過于擁擠,希思羅國際機場一度成為世界上航班延誤最多的機場。5號航站樓于2008年8啟用,有力地緩解了現有航站樓的輸送壓力,為機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更被skystax評為2014年全球最佳機場航廈(Best Airport Terminal)。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5號航站樓的啟用儀式上說:“環顧這里明亮通風的空間和簡潔高效的布局,我確信數以百萬計的旅客們將對這里贊賞有加。”現在看來,女王還真說對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