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年代
摘要: 50、60、70、80、90 后,五個年代、五個人;一個人、一個年代,講述著他們年代的故事。關于職業選擇、關于設計風格、關于行業發展、關于工作與興趣,還有理想……
50、60、70、80、90 后照明設計師年代秀
關鍵詞:入行JOIN THE INDUSTRY
縱觀50、60、70、80、90 后這五個年代設計師的專業出身、入行選擇,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20 年前,還是20 年后,他們都不是學照明設計出身。這也反映了中國照明設計行業發展中一直存在的問題:照明設計專業教育在中國是滯后的。
From the study majors of these five designers of 1950s, 1960s, 1970s, 1980s and 1990s, we can find that none of them studied lighting design in the college no matter it is 20 years before or after. This reflects one problem that long exists in China’s lighting design industry: education of lighting design lags far behind in China.
《阿拉丁· 設計》:您是什么時候開始進入照明行業的?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行業?據您了解,您這一年代的設計師主要從哪些專業或行業進入照明設計這一行的?
陸章: 我是1993 年進入照明行業的。選擇照明行業的原因是當時感覺國內的照明很落后,應該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這個年代的照明設計師大多是從照明工程進入照明設計的。
張子征: 我是從1993 年開始從事照明設計這一工作的。大學的專業是工業美術設計,也就是產品造型設計,學習的設計內容涵蓋了輕工產品,家用電器以及汽車造型等行業。當年從國營單位辭職南下深圳,開始是從事廣告創意設計工作,因為本身做工業造型設計出身,對平面廣告并不是非常感興趣。一個偶然的機會,應聘去了當時國內第一家照明企業,就這樣進入照明行業至今。
蘇昊: 我是2004 年6 月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其實是被選擇。原來是做建筑設計的,那時因為工作有些不如意,準備換工作時,剛好一個朋友創業做照明工程公司,一方面是幫朋友的忙,另一方面也有和朋友一起創業的意思,就開始學習并從事照明設計了。我認識的同年齡段的照明設計師不多,這些設計師有建筑學專業的、結構專業的。
侯林楠: 我是從2005 年下半年進入的這個行業,選擇這個行業也屬巧合。從美院畢業后,周圍的同學有的去做了平面設計,有的去了裝修公司。而我是機緣巧合去了一家搞燈光的企業,做起了照明設計。據我所知,從事照明設計的人很多是從家裝行業轉行過來的。
王根: 我從大學四年級上學期就開始進入照明行業。大學里有一位教照明學科的老師,受他的影響,我選擇了這個專業。我周圍從事照明設計的同行很多本來是學建筑學專業、室內專業或者藝術專業的。
《阿拉丁· 設計》:跟您同期入行的設計師,據您了解,目前還有多少人仍在行業內奮斗?大家的發展現狀如何?
陸章: 我們這個年代的照明設計師人數本來就很少,其中的多數人目前仍在行業內奮斗著。至于現狀,客觀地說應該都活得不錯,但是發展一般,極少大起大落。多數人都穩定平淡,甚至默默無聞,這可能算是這一代人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吧。
張子征: 我90 年代初入行,當時國內的照明設計師不多,同期入行的設計師就更少了。不過,當時一起入行的比較熟悉的設計師都還在這個行業里。但是,2000 年以后入行的照明設計師,很多是來來去去,不少人已經不再做這個行業。留在行業內的設計師經過自身的努力打拼,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蘇昊: 我認識的照明設計師基本都還沒轉行,只是有少數人現在開始做一些照明設計的教育工作,但這也是在行業內。這十年來,從事照明設計的人越來越多,設計水平也越來越好,發展狀況因人而異吧。
蘇昊作品 杭州奧體中心
侯林楠: 跟我同期入行的設計師都在行業內奮斗,至今還沒有發現轉行的。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暫時大家發展得都不錯。
王根: 據我所知,跟我同期入行的還有四分之一不到的設計師仍在行業內奮斗著。目前大家的發展狀況一般,不能說有特別突出的人,畢竟我們還那么年輕。
關鍵詞:設計DESIGN
常言道:大道至簡。從50 后的老一輩設計師,到90 后的新晉設計師,他們都崇尚簡約、大氣的設計風格。
It is said that the greatest truths are the simplest. They designers, no matter they are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1960s or the newcomers of 1990s, they are all adore the design style of simplicity and classiness.
張子征作品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阿拉丁· 設計》:您的設計理念或者風格是什么?您認為這一年代設計師的主要設計理念或風格又是什么?有沒有年代的特定痕跡?是什么?
陸章: 我一直不太認同“創意是照明設計的核心”這樣的說法。照明設計中有創意,但更多的應該是論證。照明設計最重要的論證問題是:1. 為什么要做;2. 應該做成什么樣;3. 可以做成什么樣。照明設計的創意,實質就是:分析論證應該和可以之間的因果矛盾后確定合理的達成目標。因此,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的設計理念或者風格是什么,或者可以說不太贊同設計師個人的設計理念或風格這樣的提法。如果硬要說理念,那就是:尊重自然、尊重建筑、尊重環境,嚴肅論證,按論證結果而非個人喜好確定達成目標。我們這一年代的設計師大多數是從照明工程進入照明設計的,因此設計內容幾乎都是照明,“藝術”的東西偏少。或者說比較中庸,往往缺少“震撼”感。這算不算年代的特定痕跡呢?我個人認為不算,至少不全算。
張子征: 我更喜歡用簡潔明快的方式來表達設計主題,以前總是怕業主不明白我們做的是什么,設計的主題是什么,翻來覆去地闡述,現在的設計定位就更加簡約準確了。我覺得有些設計還是會有年代歲月的痕跡在里面。比如,我們最近設計的貴州茅臺鎮的項目,設計目標是將茅臺鎮打造成一座充滿古樸韻味、獨具特色的現代化的智慧型旅游城市。我們在設計創意中提取了茅臺鎮深遠的國酒文化、鹽運文化、紅色文化等元素。年代的痕跡都是印在骨子里的,像做茅臺鎮項目的時候,小時候的紅色文化記憶自然而然地被喚醒了。
蘇昊: 我的設計理念可能是受建筑學專業的影響,更多是從理解空間入手設計;并沒有什么固定的風格,只是追隨空間使用者的需求安排亮度關系、色彩關系和光影的形式。設計理念或風格和設計師的年齡關系不大,有影響的是專業背景(或學習對象的理念或風格)。
侯林楠: 我的燈光設計風格就是簡約素雅。其實現在的照明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我覺得能不被外界因素干擾并能堅持風格的并不多。不管什么設計師都會接收最快的資訊,提供最前沿的設計。所以,我覺得并沒有什么特定的時代痕跡。
王根: 我追求簡潔的風格。希望少用燈,用好燈。盡管很難最終實現,但這會是我設計最初的想法。每個設計師的風格和理念肯定都不同,這個跟所在的工作環境和地域文化都有關系。如果說有什么特定的時代痕跡,那肯定是隨著科技的發展,LED 燈具的爆發式發展,讓我們在用燈和設計手法上,更加依賴于LED 燈具所帶來的便利。
關鍵詞:行業INDUSTRY
關于行業,無論是見證行業發展 20 多年的 50 后、60 后設 掌握社會的游戲規則。計師,還是剛入職場不久的90 后設計師,他們都認為行業的發展前途光明,但是道路仍然曲折。這五個年代的設計師都深感道阻且長,任重而道遠!
As to the industry, both the designers of 1950s and 1960s, who have witnesse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the new comers of 1990s, believe a bright future is waiting ahead, but the road to achieve the bright future is tortuous. They feel deeply, the road is long and tortuous, while the task is hard and heavy.
《阿拉丁· 設計》:您是否看好這個行業?據您所知,您周圍的設計師是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大家有沒有為行業的向前發展努力?如果有,都有哪些?
陸章: 照明設計越來越不好做是必然的。有相當比例的人最終離開這個行業也是必然的。但是我對這個行業總體還是看好的。針對不好做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好做。
目前,國內的照明設計師群體構成復雜,所學專業眾多。可簡單地分為三大流派:照明派、建筑派、藝術派。學平面設計專業出身的藝術派占大多數。對其他設計師怎么看這個行業我實在知之甚少。
至于大家有沒有為行業的向前發展努力?我想肯定有,這一點毋容置疑。但努力不夠也是毋容置疑的。要不你也不會提有沒有這個問題。這表明,努力已經不夠到讓人懷疑有沒有的程度。我也說不出具體的實質性努力有哪些,這也是努力不夠的明證。
我認為,努力肯定有,想努力的更多。但努力方向是什么?什么樣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兩個問題需要進行實質性的深入探討。建議《阿拉丁· 設計》作為專業媒體,發揮鼓動和助力作用。
張子征: 看好這行業。與建筑、園林景觀、裝飾等設計行業不同,很多照明設計師歸屬感不強,這個行業有很多局限性,多少有些邊緣化。不過,目前國內照明設計正處于逐步成熟和發展的階段,出現了很多成功的設計企業和設計師,但今天還有很多設計企業和設計師還處于懵懂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瓶頸。隨著市場的變化、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家宏觀調控經濟提升的變化,照明設計環境慢慢地完善起來,這些年出現了很多優秀照明設計作品。可以說整個行業還是在不斷進步,而且這個進步的程度還是比較大的。照明設計行業存在的問題是,國內的照明設計行業普遍存在總體規模小,經營管理不完善,也缺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設計公司和設計師等問題。
蘇昊: 照明設計行業還很不成熟,社會認同感低也很自然。但從行業細分的角度看,有存在的理由。往前走,趨勢一定是向好的發展。但是,目前也隱約感覺到有些人對行業的發展是沒有把握的,不過只是少數人。
因為行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