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心引領節能、綠色
摘要: 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五大新建永久性建筑之一的世博中心,25日正式竣工。節能、綠色、可持續,成為世博中心引領中國大型公共建筑新風氣的三大鮮明特征。
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五大新建永久性建筑之一的世博中心,25日正式竣工。節能、綠色、可持續,成為世博中心引領中國大型公共建筑新風氣的三大鮮明特征。
世博中心是世博會舉辦期間舉辦高層次論壇、慶典活動、接待貴賓以及采制和發布新聞的重要場所,長414米、寬99米、高39米,總建筑面積14.2萬平方米,猶如一個棱角分明的“大積木”矗立在黃浦江畔。
雖然與許多大型公共建筑一樣,世博中心也大量使用了玻璃幕墻,但其中蘊藏著節能奧秘:日照充分的南立面,雙層玻璃幕墻中有金屬絲網和惰性氣體,遮陽、保溫效果顯著;北立面無陽光暴曬之虞,采用了大面積透明中空玻璃幕墻,充分自然采光并能飽覽黃浦江美景。
世博中心發揮鄰近黃浦江的優勢,采用了江水源、冰蓄冷、水蓄冷、雨水收集等新型能源轉換技術,在屋頂安裝了總裝機1000千瓦的光伏電站,預計年發電量近100萬度,并可進入市政電網。
據負責世博中心建設的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柳介紹,經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節約能耗為2160噸標準煤,煤電轉換相當于上海一萬多戶居民一年用電總量;每年可節約自來水16萬噸,相當于上海10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用水總量。
在世博中心的一個2000平方米、可容納600人的中型會議廳,照明全部使用了半導體照明技術,實現了這一綠色照明技術由景觀向實用的跨越。在世博中心2600人的大會堂、在4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廳,半導體照明及顯示技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運用,避免了世博中心成為“用電老虎”。
除了綠色照明技術,世博中心還在室內大量引種了綠色植物,配之以“水幕信息墻”和滴灌技術;在大理石、不銹鋼、木紋鋁板等建材選用方面,世博中心以綠色、創新、近距離生產運輸為原則,提升了整個建筑的“綠色程度”。
據世博中心項目部經理寧風介紹,在設計伊始,遵照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世博中心就大量引進了國內外建筑的相關節能、環保標準并嚴格執行,而不僅在大型、豪華、氣派上做文章。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