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個圖就是流線型的外殼。
我們做的這個燈,就是我們做得如何?我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和對比,我們看下面對比的表格。
這個表格里邊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參數,一個是功率的線密度。你比如說我們按照LED的路燈,150瓦30米的間距,它的線密度是多少?就是150/30,應該是5瓦。
那么我們目前的用低燈位的燈,我們的線密度,我們看是2.5瓦,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同樣滿足國家標準的情況下,比現在的LED節能大概是一半左右。這是第一個特點。
那它的原因在哪?主要就是我們把一些不適當的、不合理的這些光濾去了,或者是說我們的照明就更精準了。我們認為所有的弊病,或者是說高桿燈的弊端,都是出自于這樣一種情況。
就是說我們一個燈賦予它太多的功能了,又要照亮路面,又要照亮空間,然后又要有一定的對比度,又要消除眩光,又要怎么怎么樣均勻等等。
實際上一個燈要做好這些共同的要求,必須是一個妥協的方案,妥協的方案最后就意味著哪樣都能做好,但哪樣都做不準確、做不精準。
那LED我們采用精確,就是說各司其職,它們可能能夠做到更精確一些,把不必要的這些雜散光給去掉了。雜散光原則上,或者理論上都是眩光,只不過你在不同的空間位置,感覺到的是不一樣的。由于雜散光我們把它去掉了,所以眩光也小。
第二個我們來看關鍵的數據就是投資造價的米度,就是每米LED大概要400元左右,當然這個不在于燈,現在LED150瓦路燈的燈頭本身已經降到600元了,但是對于LED路燈來說,它的主要造價體現在一個是鋼的路燈的燈桿,就是鋼鐵的那個桿上,還有一個就是比較大的電纜以及變壓器。
我們因為沒有燈桿了,另外我們的燈也都是所謂的塑膠的這種燈,本身就比較便宜。所以我們說,投資造價的線密度LED是400元,我們這種分布式的低燈位的路燈大概是一半。總而言之,就是說節能一半、節省造價一半,大家是這么個結果。
LED低眩光的汽車前照燈技術與樣品
LED汽車燈應該說是第三代,一般的汽車燈大概是這么分的。第一代是鹵素燈、第二代是氙氣大燈,LED是第三代的汽車燈。第三代汽車燈目前應用在這些高端的車上。它研究的背景我們通過下一張圖片來看,主要是汽車氙氣大燈和通常的LED大燈,它的眩光都比較強烈。
很顯然這個強烈的眩光對于對面來車那就造成了比較大的不便,甚至于是危害。
所謂的前大燈指的是什么?我們知道汽車的前大燈包括第一個就是遠光燈,第二個是近光燈,第三個是視寬燈,第四個像霧燈等等。
我們在這個里邊指的是近光燈,汽車的遠光燈當然了屬于越亮越好,但是我們認為遠光燈是不必考慮所謂眩光問題的。因為我們知道在會車的時候,或者是在室內行駛的時候,都是要開近光燈,遠光燈不容易去開。
因此前大燈所謂的技術含量就是體現在近光燈。那單顆LED的發光形態是什么樣的?
經過簡單的封裝,我們看右側的小圖,這個就是LED經過封裝的發光形態。單顆LED發光形態它的散射角大概是120度左右,那怎么樣讓它成為平行光向前照射?可以通過所謂凸透鏡,當然也可以通過菲涅爾透鏡而產生平行的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