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款 5W LED球泡燈深度評測
摘要: LED照明產品進入百姓生活的先鋒,是LED球泡。然而號稱節能、耐用、長壽、無害的LED球泡,呈現在老百姓面前時,卻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用戶對LED球泡的選擇難免無所適從。
7、閃爍
7.1 定義
閃爍對眼睛造成直接影響。這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直觀的,人眼直接感知到亮度的快速變化(比如廉價的采用電感鎮流器的日光燈管)從而引起眼睛疲勞,另外如快速運動的物體可能在一定的閃爍頻率下呈現緩慢運動甚至靜止、倒退等現象(如電風扇葉片),也稱作頻閃效應。
另一個是非直觀的,我們看不到光的閃爍,但視網膜實際上一直在隨光的閃爍而快速工作并刺激大腦,這就可能導致頭痛、眼睛疲勞等現象,這可以稱作生物效應。
研究表明,100-150Hz恰恰就是不可見卻可感知的頻率段(Steven Keeping:Characterizing and Minimizing LED Flicker in Lighting Applications)。
從閃爍方面來講,現有LED球泡常見的情況大概有三種(成本上逐次降低):
第一種是采用高速開關電路,球泡內部工作頻率在幾十KHz的級別,人的眼睛完全無法感受到光的閃爍,閃爍的生物效應也比第二種降低50%以上。
第二種是采用簡單的阻容降壓電路,內部工作頻率100Hz,人眼幾乎感知不到閃爍,但攝像機照相機等如果快門在1/50s以上是會直接受到影響以至于物體拍不完整。
第三種是采用AC-LED,直接工作在市電的50Hz的正弦波下,雖然都會在內部設計成正負向都能點亮,貌似也到了100Hz,但LED跟白熾燈的鎢絲不同,只有當電壓絕對值到了一定高度才能點亮,所以實際上熄滅的時間比例不低,眼睛可以感知到光的閃爍。
讀者看到這里可能會提出,以往普通燈泡都是50Hz市電供電的,為什么沒有提到頻閃問題呢?這是因為普通白熾燈是受熱發光的原理,正相電點亮發光,到零點不可能馬上冷卻下來,光還能維持一小會兒,而接下來負相電又重新點亮燈絲,所以眼睛的閃爍感很微弱。
而LED發光是瞬間的事,來電瞬間發光,斷電瞬間熄滅,沒有光的殘留,這跟普通燈泡不一樣,所以閃爍問題就被提出來了。
評價閃爍的指標叫做閃爍指數,它反映閃爍的強烈程度。根據目前研究成果,閃爍指數不適合用來評價非視覺的生物效應。單單一個閃爍指數還不能夠完全反映光源對人眼睛的實際影響,需要結合另外一個指標即光源的內部工作頻率,它反映閃爍的快慢程度。
如果閃爍足夠慢或者足夠快,人眼很難感知到,那么談論閃爍的強烈程度高低也就變得沒有意義(比如白天與夜晚的強度相差非常大,但頻率太低了,沒有影響)。
本次評測沒有對參評產品進行拆解后的深度分析,故對其內部工作頻率只是簡單的分檔。幾十KHz的標為高,100Hz的標為中,50Hz的標為低。
7.2 評分標準 閃爍指數FI低于18%的,屬于不可感知級,定義為100分。
7.3 實測數據
8、電功率
電功率這個問題大家很在意,同時也很不在意。所謂在意,是指大家購買球泡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多少瓦;所謂不在意,是指大家可能往往忽略了產品的功率因素,認為這個跟咱私人沒有什么關系。
8.1 定義a)功率因數是衡量電氣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
通俗地說,功率因素直接影響到家庭裝修時電氣線路的設計。同樣功率的設備,功率因素越低,電能損耗越大,要求的線路直徑越大(當然成本也就越高)。
如果往大了說,大型電網功率因素越低,電能的傳輸效率越低,電網上跑的電流損耗越大。
往小了說,一個家庭也相當于一個小電網,如果燈具還有其他用電設備的功率因素低,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電線就要白白承受更多的負載,很容易導致電線過熱甚至釀成事故。
b)有功功率一般就是廠家標稱的額定功率。
c)視在功率則是在電氣線路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的負載容量。
二者之間越接近越好。
8.2 評分標準
根據國家最新標準,5W及以下的光源無論何種情況,其功率因素不得低于0.5。5W以上的,其功率因素不低于0.9。
8.3 實測數據
8.4 分析
a)IKEA-5標稱功率才5W,但功率因素也接近0.8,相當優秀。
b)功率因素最低的華強王-5標稱功率5W,實測4.37W,但是視在功率達到接近15W,這意味著買了這么一只燈泡回家,線路要按照15W標稱功率來考慮,即使線路按照標稱功率三倍余量來考慮,也是可能會跳閘的。
9、售價
價格是個直觀的問題,卻又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非LED的光源,我們早就適應了每個燈泡多少元的標價習慣,但LED的出現使得問題變得非常復雜,主要是每個光源發出的光通量、光的質量都可能大異其趣。
現在國際上通行的標價方式是每千流明價格,也就是說把光源的光通量都折算成1000lm,然后計算1000lm的購買價格。千流明價格無視光源本身功率大小的區別,相對于以多少瓦計算更合理,但還是無法考慮光質量的區別。
不過在沒有更合理的標價方式之前,我們也沿用千流明價格的方式進行對比。
9.1 按實際購買價排序
9.2 分析
14款產品的絕對購買價格相差很大,不考慮功率、光通量、光質量的差別,最便宜的華強王-5僅9.5元,而最昂貴的東芝則達到83元,相差接近9倍。
9.3 按千流明價格排序
9.4 分析
a)以千流明價格為衡量標準,華強王再次奪冠。如果不考慮其他光學質量因素,華強王無疑應該是性價比之王。
b)東芝同樣還是高高在上,無疑對其整體性價比有很大的制約。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