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設計師杜健翔的一天
摘要: 在整個拍攝采訪的過程中,杜健翔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但是我太忙了,真的沒有時間!”這不是謙辭,而是杜健翔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讓杜健翔欣慰的是:照明設計逐漸被市場認可并越來越受到市場和政府重視;公司里的年輕設計師正在快速成長,有的已經能夠獨挑一梁……杜健翔從中看到了照明設計行業的未來和希望。
12:00
步行上下班已經成為杜健翔近兩年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通常太太在廚房張羅中午飯,他則在樓上的書房潑墨揮毫。“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首杜牧的《山行》是杜健翔的摯愛,身為杜牧后人的他,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更多是“文化人的情懷”:書,畫,讀書,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件事。科班出身的杜健翔,不僅熟悉書法、國畫、油畫,還研習過篆刻、攝影。
在商言商,目前杜健翔還是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公司事務上。
14:30
回到公司已接近2 點30 分,杜健翔召集公司的三位主案設計師開會。這是一個新項目,體量比較大,前期的創意和構思非常重要。
三位設計師說了項目基本情況和構想之后,四個人似乎還沒有一個特別滿意的構想。于是,杜健翔將項目組的所有成員都召集起來,一起頭腦風暴。杜健翔耐心地鼓勵每一位同事,
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自己對該項目的感覺或者看法。在此過程中,杜健翔偶爾發言,提醒同事們需要注意,建筑頂部的材料能否透光?從鳥瞰、近人、旁邊的沿海高速三個角度如何考慮燈光的效果以及實現?
結束了這個項目討論會,另一位主案設計師接著向杜健翔報告了另外一個風景區方案設計的進展情況,杜健翔給出了一些修改的意見。
17:23
開完會已接近下午5:30。回到辦公室的杜健翔并沒有能夠
閑下來。剛才會上討論的內容,其中關鍵的一點在于屋頂所采用的材料。因此,杜健翔立即聯系了業主單位,確定屋頂所采用的材料能否透光。隨后主案設計師鄭超進來跟他匯報了其他項目的進展。
打完電話之后,杜健翔突然想起來,某個曾經做過的方案,可以為這個新項目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于是急忙走出辦公室,找項目組從電腦里調出這個方案的圖片。杜健翔對圖片有一種過目不忘的本領,甚至多年以前的圖片存放在什么位置都記得清清楚楚。圖片找到了,項目組成員聚攏過來,聽杜健翔講解怎么去做這個新項目的設計方案的效果圖。
隨后,另一個觀瀾湖項目的設計師正在糾結于如何選擇燈具,因為業主又給出了新的限制,預算又被壓縮了。杜健翔分析了一下,給出了一些參考的意見。
18:33
這些事情處理完,杜健翔走出公司大門時,已是18:33 分了。一天工作結束了。
杜健翔下班不喜抄近道,常常是沿著回家路上的一個小公園里彎彎曲曲的小道散著步回家。杜健翔非常喜歡這個小公園,桂花盛開的季節,回家的途中聞著撲鼻而來的陣陣桂花香味,
令他感到非常愜意和放松。
另一邊,杜太太早已在家為他準備著晚餐。
杜健翔和太太相識于高中,三十幾年過去了,倆人依然如膠似漆。談起杜太太,幸福之情便從杜健翔的嘴角、眼神里油然流露出來。杜太太說杜健翔是“菩薩心腸”,對公司的員工都跟自己家的孩子一樣……語氣里雖有埋怨,更多的卻是理解。
21:00
晚飯后,坐在沙發上看一些喜劇類電視節目,是杜健翔和太太一天之中最為放松的時刻。杜太太性格直爽,不時評論一下電視的內容,爽朗地笑出聲來,而杜健翔,則面帶微笑,應和一聲。
有時候一個人到電影院,連著看上兩場、三場的電影,完全沉浸在劇情里,讓頭腦充分休息,也是杜健翔的個人獨特的減壓方式。
23:00
休息
采訪后記
這就是一個照明設計師忙碌而充實的一天。這樣的一天,帶給杜健翔的,有緊張、也有充實有挑戰,也有成就。回首20 年的照明設計生涯,杜健翔深感其中的艱辛與堅持。然而,細數起自己做過的那些作品時,杜健翔話語里充滿著激情,洋溢著自豪和些許滿足:每一個項目都傾注了他非常多的心血,每一個作品都獨一無二。杜健翔相信:“照明設計,是藝術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杜健翔經常說,“光,是一種材料”,“光,它用巨大的能量感染我們激發著我們的感情; 我們熱愛它,我們向往它,我們渴望投入它的世界之中。我們愿意做光的使者,通過精心的設計,傳遞光的感情,讓人類感受到光所帶來的歡樂、溫暖和幸福……”
在整個拍攝采訪的過程中,杜健翔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但是我太忙了,真的沒有時間!”這不是謙辭,而是杜健翔最真實的生活狀態。讓杜健翔欣慰的是:照明設計逐漸被市場認可并越來越受到市場和政府重視;公司里的年輕設計師正在快速成長,有的已經能夠獨挑一梁……杜健翔從中看到了照明設計行業的未來和希望。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