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藍光LED為何能斬獲諾獎?
摘要: 藍光LED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一出,整個LED行業內企業或是專家學者都為此感到無比光榮。世界的發明如此之多,藍光LED憑借怎樣的魅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連獎項的獲得者中村修二被告知獲獎的消息時,也對記者表示:“這簡直難以置信。”
社會意義:環保節能 照亮地球每一個角落
紅光和綠光二極管伴隨人類半個世紀,在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白光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這也使得人類能夠制造的LED光源的光譜范圍更廣,可說是進入自由的境界。
全世界所用電力里有20%被用于照明用途,據計算,LED的最優化使用可以將照明用途比例降低到4%。赤崎教授、天野教授和中村教授進行的研究使得一切變為可能。這種物理學研究將對全人類產生直接影響,幫助保護環境,同時也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日常電子產品中。
LED燈憑其高效節能的特性,還潛在可以幫助全球沒有電力網絡的15億人告別沒有照明的時代的可能。LED照明有可能比普通照明減少一半的能耗,它的低能耗在許多依靠當地低成本的太陽能供電的不發達地區及全球15億尚未能受益于電網的人口來說,這種新型光源帶來了更高的生活品質。 且相比熒光燈光源,LED光源所用的熒光粉相對減少了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地球上的稀土能源。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科林·漢弗瑞爵士(SirColinHumphreys)指出:“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當之無愧。他們發明的藍光LED技術它極大地改變了節能省電的方式,為研發明亮而節能的燈具,更高效的照明技術鋪平了道路。”
英國物理學會主席弗朗西斯• 桑德斯(Frances Saunders)博士在對這個消息進行評論時強調稱節能燈泡是致力于減緩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部分。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的王海波所長在接受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年前中國剛啟動半導體照明工程的時候,LED照明的光效大概是20-30 lm/w,成本是現在的十倍以上,當時否定的聲音多于肯定的。隨著LED技術的快速發展,LED的光效已經可以達到300lm/w以上,否定的爭論已經消失。而這個獎把我們這一項技術放到了一個可以丈量的尺度,肯定它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藍光LED的出現才是真正帶來革命性變化的技術,這三位學者在學術研究和工業界的持續努力,解決了這個過去30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難題。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如將使信號燈和照明燈更換為更節能的LED燈,大型戶外表演可實現三色照明,蔬菜大棚也可利用LED照明進行健康有效培育。
藍光LED帶來的高效節能減排的照明變革,對于目前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情形,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可估算。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