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能擴張加速,備貨周期延長空檔期
站在17年的節點,LED芯片行業的供需不均是否繼續成了業內關注的話題,關系著芯片廠商能否通過產能規模進一步擴大份額,確立行業地位。芯片廠商選擇加大MOCVD數量,提高產能,把握空檔市場。從去年開始,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澳洋順昌等企業加緊了產能建設項目,預計17年行業新增MOCVD數量將會達到272臺。

考慮到老版機型的生產效率與新版124片機存在差距,行業的產出進度并不及預期。再加上,通過回顧之前各大廠商募投項目進度,盡管MOCVD訂貨周期官方時間是3至5個月,但由于受項目進度、訂單量大、調試投產時間影響,一般設備是逐批到達,且時長達到1年左右。新增MOCVD對于產能的貢獻進度要晚于預期時間,與下游需求匹配的缺口期延長。
照明+小間距拉動需求回暖
LED照明市場穩定增長,汽車照明是新增量。LED照明的推廣不僅是我國政府極力推崇的目標,加速淘汰白紙燈、選用光效更高的LED光源是全球各地的共同措施。在2015年時,LED已經成為了主流光源,其覆蓋范圍也從傳統的道路與商業等公用照明往家居照明大范圍鋪開。

目前,LED照明的增長步入穩定發展時期。并且,包括亞洲其他地區、中東與印度、及拉丁美洲在內的新興市場不容小覷,占有高達28%的市場份額,這些國家及地區在人口數量、政策推動與項目推廣等推動下,將給照明市場的增速帶來不少動力。

此外汽車照明成為今后照明領域的增長亮點。由于LED在封裝的過程中能達到小尺寸化,且亮度與發光效率優異,是勾畫新設計、完善光束控制的得力助手。汽車廠商將LED技術視為提升差異化與駕駛體驗的一大手段。

由于散熱問題,前照燈系統的發展一直受阻,近年來科技革新使得前燈市場得以開拓,會成為后續LED滲透的重要領域。LED相較于OLED與激光技術在短期內更加成熟且成本更低,在汽車照明中短期市場中有明顯優勢,是LED照明發展的又一大驅動因素。
小間距市場推動LED顯示活躍度加強。對于LED顯示市場,點間距在P2.5以下的“小間距”顯示技術受到關注,其間距較小、圖像顯示單元的密度變大的特點,使其擁有更加清晰的圖像顯示效果。當間距縮小之后,每平方米的燈珠使用數量隨之增加,帶動LED燈珠數需求量上行。與傳統LED顯示產品與其他顯示技術相比,LED 小間距在成像真實性、色彩還原度與靈活拼接方面都優勢明顯。并且,小間距顯示已經具備成熟的逐點校正技術,調試、安裝與維護階段可簡單操作完成。

從市面上的小間距產品類目來看,隨著國內封裝廠加大1010燈珠生產,0808燈珠也逐步實現量產,P1.2、P1、P0.8等產品層出不窮。技術上的突破滿足了市場對于清晰成像、無縫拼接的小間距顯示屏的追求。隨著小間距LED產品的成本不斷下降,其滲透率會加速提升,成為推進LED顯示市場規模的助力器。

根據半導體照明網表示,LED使用顆數在2017年會達到3037.5億顆,年增長率為23.9%;照明板塊是使用量增速更是達到39.2%。如果按照增長幅度大小排序,照明、汽車、顯示看板、TV背光與移動設備是前五;而筆記本與顯示器則是呈負向增長,年減幅在百分之5.2至11.9。

LED應用市場總體在照明、顯示市場的增長驅動下需求上行,與歷經寒冬的LED產業鏈企業暫緩的產能投放速度形成了LED行業格局繼續向好的契機。那些存留在市場上生產水平較高、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會繼續受益與今年的市場行情,提升話語權、穩增市場份額、最終實現確立業績。
